12月21日至22日,北京市支援合作办主任张力兵带领北京市农委、教委、卫计委、经信委、科委、工商联以及投资北京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部门、科研院所领导和专家组成的调研组来到乌兰察布市,就乌兰察布市贫困状况和京蒙对口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共分为农牧业、教育、卫生、产业、劳务服务、综合6个小组,分别采取实地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深入了解乌兰察布市情况,围绕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进一步找准京蒙对口帮扶合作重点,加大帮扶合作力度,扩大帮扶合作范围,完善帮扶合作机制,不断推进京蒙对口帮扶和区域合作取得新成果。
北京市支援合作办副主任崔洪涛、北京市教委委员黄侃、北京市经信委委员陈志峰、北京市农委委员左晓波、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郑勇男、自治区发改委副巡视员苏亚参加调研。市委副书记、市长陶淑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史万钧,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斌,市委常委、秘书长霍照良,副市长张军出席座谈会或参加调研。
据了解,自1997年以来,乌兰察布市与北京市建立了京蒙对口帮扶机制,经过多方的积极推动,在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及帮扶合作方面实现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深度合作。18年来,两地共互派500多名干部进行了挂职交流,乌兰察布市11个旗县市区均与北京市相关区县建立了对口帮扶协作关系,工业、农牧业、商贸物流、旅游业以及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2013年以来,乌兰察布市与北京市合作项目40项,投资总额达255亿元。
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考察了卓资县梨花镇土城子村、察右前旗玫瑰营镇哈拉沟村、察右前旗平地泉镇南村的“十个全覆盖”建设情况和兴和县医疗健康精准扶贫工程指挥部。
调研组在深入了解了乌兰察布市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情况后表示,“十个全覆盖”工程是提高和改善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确保贫困地区与乌兰察布市同步实现小康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乌兰察布市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中所做的工作成效显著,希望双方在“十个全覆盖”这项民生工程中也能加大对接合作力度,借助京蒙对口帮扶助力“十个全覆盖”取得更大成效。
兴和县医疗健康精准扶贫工程是为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乌兰察布市根据《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2015——2020卫生对口支援与技术协作协议》,借助京蒙对口支援合作平台,与北京市对口支援合作办、北京市卫计委组织实施的医疗健康精准扶贫工程和试点。该项目的实施,可全面提升兴和县卫生医疗服务水平和健康管理能力,进一步减少和消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在兴和县医疗健康精准扶贫工程指挥部,调研组一行详细了解了兴和县医疗健康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对短时间内医疗健康精准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认为医疗精准扶贫是“五个一批”扶贫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兴和县医疗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是推进精准扶贫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对于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现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座谈会上,在认真听取京蒙对口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后,张力兵对乌兰察布市落实京蒙对口帮扶工作给以充分肯定。他说,此次到乌兰察布市调研的目的是以地区贫困人口脱贫为目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精准扶贫战略目标部署,按照“六个精准”原则,以2016年拟摘帽的贫困旗县为重点,京蒙双方共同搭建相关领域帮扶协作平台与载体,把北京帮扶资金用于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现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有力促进打赢脱贫攻坚战。希望通过京蒙对口帮扶和合作,进一步加快乌兰察布市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陶淑菊向调研组一行介绍了乌兰察布市基本情况和经济发展布局,提出了京蒙对口帮扶的需求和区域合作意向。她说,今后乌兰察布要继续发挥区位交通和能源优势,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和首都功能疏解、要素外溢的有利时机,依托环渤海市长联席会议和京蒙对口帮扶合作机制,以做好“三篇文章”为统领,努力打造面向京津冀等地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基地,成为首都功能疏散的支撑点、京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产业升级的助力区和产业发展的拓展区,推动京蒙对口帮扶和区域合作取得新突破。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为主要路径,充分利用北京相关部门对乌兰察布实施精准帮扶的契机,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打赢扶贫攻坚战,推动乌兰察布如期实现小康社会。(摄影/刘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