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说PM2.5浓度同比大幅下降,为啥感觉雾霾还是那么重?

作者:倪元锦 李萌 来源:新华网
2015-12-25 23:03:16

  新华网北京12月25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倪元锦 李萌)北京市有关部门24日介绍全市经济发展形势时表示,通过压减燃煤等措施,今年前11个月北京市的PM2.5累计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6.6%,大气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但不少网民却表示,并没有感受到明显的改善,还有网民表示“感觉今年爆表的次数比去年多很多!”“明明感觉今年更严重,每次不带口罩出去都快不行了!”群众的直观感受和实际的治理效果,为啥感觉上差距这么大?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

  质疑:预警措施启动了,为啥感觉雾霾还那么浓?

  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25日11时将“重污染预警”级别由当前“蓝色”提升至“黄色”,同时宣布,污染要等26日的弱冷空气来缓解。

  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地区,11月下旬以来共发生3次大范围雾霾天气过程。对于河北省中南部而言,这轮雾霾始于18日不利的气象条件,因先前的弱冷空气影响有限,至今从未散去。

  有网友表示:“19日北京能见度还行,就启动红色预警,23日,北京污染挺严重,居然撤销了红色预警,今天(25日),脏空气浓烈得看不见路,为何是黄色预警?”

  事实上,在网络上,这样的提问并不少见。记者梳理发现,持续的雾霾天气下,不少北京市民提出:为何雾霾预警“迟到早退”、为何感官严重预警级别低?为何停产、停学、停车等应急措施启动霾依旧不散?

  此次预警等级确定依据是什么?

  北京市环保局应急管理处处长王斌表示,预警措施的启动、撤销必须严格按照《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规定进行。为了更好地提升应急预警体系,一直以来有关部门也在征求各界意见,按照程序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北京市将“空气重污染预警”分为4个级别,由轻到重依次为蓝(持续24小时)、黄(持续48小时)、橙(持续72小时)、红(持续超过72小时)。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徐文帅说,“空气质量预报”主要基于污染潜在趋势、数值预报、统计预报,并根据专家会商预测出未来5天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包括全市不同区域空气污染级别,是否启动“空气重污染预警”、启动何种级别、何时启动和解除的都要以此为判断基础。

  “预警颜色级别,与污染持续时长相关。”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说,AQI超200启动预警,浓度再高持续1天也是“蓝色”,浓度没那么高持续3天以上是“红色”。

  近年来,北京、河北等地都在不断完善空气重污染预警措施,根据实践积累的有效经验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变化,使应急体系更加科学化。

  “今冬明春或将多次启动最高级别应急措施”

  国家气候中心的分析显示,平均风速小、相对湿度大、静稳天气多、主导风向的传输作用加重污染程度,是此次持续大范围雾霾的四大原因。

  相关专家指出,“厄尔尼诺”现象仍在持续,逆温、静稳等不利气象条件多发,采暖期燃煤污染排放成倍增加,极易引发空气重污染,今冬明春多次启动最高级别应急措施的概率极高。

  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主任张小玲表示,由于强厄尔尼诺现象,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比较突出。特别是11月份以来,华北冷空气偏弱,北京地区地面风速较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表示,从监测数据来看,我们每次的应急措施都有效削减了污染物的排放,但是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一系列气象条件,确实不利于雾霾的治理。

  专家表示,客观的气象条件是无法改变的,在整个华北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较大的情况下,只要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转差,就很容易出现雾霾。所以,治理雾霾的根本还是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而这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