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苹果”何时“红”

来源:人民日报
2015-12-28 08:20:07

  如果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破除创新障碍,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苹果”也能“红”

  前不久,朋友的旧手机出了故障,正赶上国内某手机厂商推出新款智能机,便买了一部。谁料用了没多久,该手机小问题不断,无奈之下,只得换了一部苹果手机。

  眼下,手机几乎成为生活必需品,尽管国产手机“轰炸式”推新产品,从千元以下到中高端机型应有尽有,但苹果手机依然独领风骚:不少年轻人省吃俭用甚至夸张地说“卖肾”也要买“苹果”,苹果第四财季业绩显示,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99%……

  按理说,苹果手机售价不便宜,竞争对手也不少,为何能在中国市场叫好又叫座?

  有人说是消费者“崇洋媚外”,也有人说是虚荣心在作祟,但这些恐怕不是主要原因。苹果的成功,更多的是在供给侧下对了、下足了功夫。随着手机普及率接近饱和,消费需求从首次购买转向升级换代,苹果公司正是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满足甚至引导了消费新需求,赢得了销量和口碑双丰收。

  苹果的成功的确令人羡慕,但更值得我们反思:如果说苹果赢在了供给侧创新,国内不少企业也瞄准了新需求,并将创新视为第一生产力,为何我国的 “苹果式”企业如此之少?

  客观来说,创新积淀不够是个重要因素。应当承认,我国不少行业起步晚、起点低,技术创新“先天不足”。比如,苹果的创业可追溯到1976年,国内绝大多数科技企业近年来才开始追赶,短期内要后来居上,难度确实不小。

  从根本上看,中国的“苹果”没“红”起来,主要源于创新制度体系不完善,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短板。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创新停留在初始阶段,产品更新换代快,抄袭、模拟、“微创新”都打包放进了创新的篮子里,真正颠覆性、革命性的创新少之又少。

  为什么会这样?道理其实很简单,创新只有产生价值,升级才会不乏动力。没有对知识产权的充分保护,企业投入巨资、花大力气研发的产品很快就能被低成本模仿,谁还愿意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等先驱者成功后再跟进,借鉴创新成果岂不更高效?模仿是市场经济的“偏方”,但绝不是一流企业的“主食”。披上创新外衣的模仿,就算火得了一时,也走不了太久,更不要指望下一个“苹果”能“砸中”中国创业者了。

  由此可见,要涌现更多的中国“苹果”,需要企业把握消费升级方向,借助后发优势在供给侧持续创新,更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完善市场规则,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既要在政策设计上鼓励创业创新,充分激发和释放市场活力,也要继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严打侵权假冒,形成创新有回报的“保障体系”,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让企业敢于创新、乐于创新。

  创新也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如果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破除创新障碍,让市场主体围绕新需求充分进行深度创新,满足、创造、引领需求,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苹果”也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