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互联网+”时代的影视文艺价值重构·艺术评论】
“互联网+”时代正扑面而来,视频网站快速崛起,互联网资本疯狂涌入,IP(知识产权)、大数据等互联网概念被普遍应用于影视生产创作和宣传发行中。与此同时,“打着新媒体旗号唱衰电视台”“疯狂迷恋IP而唱衰原创”“网络剧比电视剧更厉害”等不同的声音也甚嚣尘上。网络之于传统影视,到底是两方合作共赢还是互相对立拆台;对于影视艺术而言,互联网思维究竟是福还是祸?
电视台不敌网站?
“唱衰电视台”是传媒界争论多年的老问题。曾经有一则“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的数据在业内广泛流传,在电视人中掀起了轩然大波。然而,这个数据却不太准确。据歌华有线大样本收视数据中心2014年1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地区有线电视用户每日每户平均收视时长连续三年保持增长,从2012年的192分钟已经上升到2014年的206分钟,北京地区高清交互用户近两年平均每日开机率保持在60%以上。可见,单凭开机率“唱衰”电视台,只是危言耸听。
有调查资料表明,全中国有40%的人,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视。当重大事件发生时,人们还是倾向于从电视上寻求真相。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舆情调查实验室第一次全国范围城市居民舆情调查显示,人们对电视“非常信任”和“比较信任”的占81%,对报纸的信任度大于70%,对网络和广播的信任度分别为55.1%和53.3%。电视还是人们信任度最高的媒体,电视内容具有时效性、精致性等特性,是网络媒体无法取代的。无论在政策、资本、资源、品牌方面,电视台都具有一定优势,在竞争中树立了一个很高的门槛,其主流媒体的地位很难撼动。
IP优于原创?
2015年IP成了投资方、创作者眼中的“大红人”,从长达百万字的流行小说,到歌词长度不到200字的流行金曲,都是当下影视公司争夺的焦点,如何运用IP进行创作生产成为各大论坛、研讨会上必聊的话题。2015年年末,IP热持续发酵升温,直至疯狂状态:11月,先是相关人士透露,2016年腾讯视频版权部门的预算将高达50亿元;《聂隐娘》剧版IP又遭疯抢,浙江晟喜华视拔得头筹,有望打造现象级大剧;30多位知名编剧在某论坛上声讨垃圾IP挤压了原创的生存空间;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在某论坛上,又放言要“给在座的编剧指出一生路”……
所谓的内容判断在资本眼里,去年是“大数据”“互联网基因”,今年是“IP”,明年还可能有“互联网+”的其他概念,在这方面我们从来不缺想象力。然而,这些概念对影视艺术来说,究竟是翻云覆雨手,还是随清风逝去?我们从历史中或可找到答案。民国初年,黑幕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都曾狂热一时。《礼拜六》杂志流行时,每当在上海出版的头天晚上,无锡以至苏州都有人连夜乘车赶来抢购,过时后却被大多数人弃之如敝屣。20世纪90年代,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狂热一时,甚至出现一部电视剧春节期间在22个上星和地面频道同时播出的盛大场面,如今热度却大不如前。在人类社会文明史上,出现的文艺现象和文艺作品成千上万,真正留存下来的却只有少数精品。这就宛如大浪淘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IP影视作品大部分缺乏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经不住时间和观众的反复推敲,很难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里积淀下来,成为经典。
网络剧唱衰电视剧?
业界流传这样的预言:网络剧凭借视频网站的传播平台,与观众的充分互动,以及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将不断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使电视剧受到巨大冲击。对于这个观点,我不能苟同。网络剧诞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为吸引观众眼球,以“泛娱乐化”作为主要战略,以“娱乐至上”为追求,作品思想格调不高,品质粗制滥造,在艺术上更是乏善可陈,影响力亦无法与电视剧同日而语。一批有识之士已意识到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网络剧开始进行自我调整,在创作生产思路上有意识地规避以往的不良倾向,以打造高端作品为目标,从故事内容到表达形式,都进入了一个浴火重生的阶段。然而,这些改变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在断言“网络剧可与电视剧分庭抗礼”,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