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12·25”坍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遇到4个困难

作者:于子茹 来源:新华网
2016-02-04 09:35:46

  新华网北京2月4日电(于子茹)今天,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副主任田得雨、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技术装备部副主任高寿峰做客《新华访谈》,介绍山东平邑石膏矿“12·25”坍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情况。据悉,在山东平邑石膏矿“12·25”坍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遇到4个困难。

  主持人:高主任,您作为救援指导组的成员,给我们介绍一下在事故救援过程中碰到了哪些困难?高寿峰:这次事故发生后,总局工作组到现场听了情况介绍之后,觉得这次矿难的困难还是比较多,从整个救援过程来看,当时刚开始的时候是下面在井下确定了三条通道去救援,井上是在26日(第二天)确定了打七个钻孔,其中有三个大孔、四个小孔,井下的三条线在井下不断地坍塌,井下情况复杂的情况下,这三条线到了1月6日、7日基本上就不通,无法实施救援了,井下的情况比较复杂,咱们中科院的宋院士去看完以后如果再下井下实施救援救援人员的生命就面临风险。这种情况下主要精力就集中在打钻上,整个救援过程中困难很多,主要是4个方面。

  一是井下地质条件复杂,救援难度极大。为什么说地质条件复杂?整个矿距地面是220米,依次由表土层、灰岩层、砂岩层和石膏层,而且由于跨塌整个地层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懂专业的可能更清楚一些,我们打钻特别怕的就是松软,有含水层、地质破碎,这样在打钻的时候非常困难,越坚硬打钻的效果越好,可能我们前期大家看到过智利发生的矿难,它的那个铜矿就是山体特别坚硬打什么样就什么样,不容易破碎。这就是在打钻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特别大的困难,就是地质条件比较复杂。

  二是矿井条件比较脆弱,救援风险比较大。事故发生后,根据救援人员的分析,还有矿上提供的一些情况,大家分析了一下,在有可能生存空间的地方,也就是当时的4号井的东侧相对垮塌的要轻一些,我们最先打通的是1号钻是在4号井的西侧,打通之后下面没有联系到有生还的矿工,主要原因就是西侧垮塌的比较严重,在打钻的过程中打通之后,特别是打通6号孔的时候6号孔发生变形。因为矿井条件复杂,所以在地面塌陷得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而且在地表上看得比较清楚,到过现场的同志都看到了当时的情况,在周边离矿不远的地方还发生了大概直径20多米、深10多米的大坑,新闻媒体上可能也报道过。整个4号井的井体当天晚上就出现了情况,到了现场时当天晚上本来是能感觉到井下面有人的,因为要从这个地方升井,但是由于垮塌的严重,整个巷道井壁扭曲,我们在上面经常能听到大块的石块下落,我们救援人员下井下到一百六七十米的时候整个下不住了,整个就被卡住动不了了,这时候救援人员也面临很大的问题,这时候指挥部决定人赶紧上来,再想其他的办法采取救援。

  三是井下水位持续上涨,因为这个矿的周边有很多矿,现在已经是被采完了,但是老矿区的水据初步测算可能要有几百万方,地下水都是连着的,但一旦到了这个矿以后,那就对我们井下矿工的生命构成直接的危险。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从全国,特别是从山东省内调集了多台水泵,从井下排水,井上也部署安排打孔排水,水的因素对这次救援构成的威胁很大。

  四是这次矿难我们大家都知道,它持续了36天,从12月25日到1月29日,4名被困矿工升井,持续了36天,在这36天的过程当中,我们大家都知道正处于冬季最寒冷的季节,特别是山东那里据气象部门统计是55年来最寒冷的冬天,最冷的时候是零下十七八度,最忙碌的时候也就是打钻5号口快接近巷道的时候连续四五个晚上所有救援人员不能休息,非常疲惫,那两天山东正好下小雪整个环境非常恶劣,这次救援过程中整个环境也非常不利,给这次救援带来很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