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银行(中国)副行长裴奕根:外资行面临巨大财资管理机遇

作者:王淑娟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6-02-05 00:00:00

  裴奕根,花旗银行(中国)副行长兼财资与贸易金融部中国区总经理。他被业内称为“中国制造”的本土金融家,毕业于复旦大学,是上海最早入职外资银行的本土人士之一,自1992年入行以来,他参与了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各主要阶段,积极跟踪市场的发展,致力将海外先进的实践引入中国。日前刚刚获得2015“沪上金融创新人物”的裴奕根在上海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金融新常态下,在华外资行面临巨大的财资管理机遇。

  2015年中国GDP增速“破七”,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的新常态。对于银行业而言,无论是实体经济的发展,还是金融领域的变革,都与之“一脉相承”。作为外资银行在华的高层管理人士,裴奕根怎么看待中国金融新常态?

  “中国金融新常态,无外乎几个趋势:国际化、自由化、数字化和多元化。”裴奕根说。

  “你能预见未来,你就拥有未来。”裴奕根如是说。2013年以来,裴奕根参与主导制定了花旗银行在上海自贸区的独特战略,以核心企业为服务对象、以服务总部经济为特色、以连接境内外市场为导向,率先推出人民币资金中心及外汇集中运营创新方案。

  针对自身优势和目标客户群体的特点,花旗银行将自贸区内的业务重点定为:通过积极创新支持中外资企业的跨境资金管理业务,为自贸区内的大型跨国企业提供人民币和外币的跨境双向资金池业务、跨境集中收付和轧差净额结算业务等一揽子的全球现金管理业务等,从而协助区内企业成为区域内的结算中心、资金中心或再开票中心,提升区内企业总部的功能,进而进一步提升上海自贸区乃至中国在企业全球资金管理链中的地位,乃至为有条件的区内企业建立起其全球的人民币财资管理中心。

  数字化与金融结合,这股浪潮,中国走在了世界前列。谁都没有预料到,互联网金融大战会在中国如此火爆,且还在持续升级。裴奕根认为,银行的发展要与时俱进,以积极的心态拥抱数字化时代。

  花旗银行是最早规模化使用ATM的银行,并一直在全世界寻找新思想和新技术,以此迎接Bank3.0及其带来的挑战。“数字化、互联网金融及金融手段的创新可使银行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而银行本身也深受其益。”

  据悉,花旗银行近年来致力于打造“全球数字化银行”,也始终在推动银行数字化领域保持领先。

  此外,花旗银行在人民币双向资金池的基础上,也充分利用了全球电子平台,使企业可以在监管允许的额度下实现跨境自由划款,从而进一步提升资金流动性和管理效率。

  裴奕根认为,一方面,企业利用银行电子化的内部流程简化自身作业,尤其是财务作业,可提高效率、增加收入、降低运营与财务成本、降低运营风险及不同程度的操作风险;另一方面,银行可通过电子化的手段帮助企业统一调度和集中使用资金,从而与企业建立起更强的纽带,获得更稳定的资金来源。

花旗银行(中国)副行长裴奕根:外资行面临巨大财资管理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