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辜负总书记的嘱托,也没有辜负自己的青春年华。”5年前,包括杨敏杰在内的118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在毕业前夕一起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了扎根西部、建设边疆的坚定决心。 【详细】
《摆脱贫困》乌兹别克文版翻译、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吉莉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分享了她对习近平主席关于消除贫困、推动发展的重要思想的感悟。 【详细】
近日,冰岛汉学家拉格纳尔·鲍德松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政治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从总书记的话语中,我们深刻感悟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远内涵。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上,中国人民以伟大抗战精神赢得胜利与和平。和平与发展始终是中国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中国团结世界各国面向未来的重要倡议。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理念,从浙江安吉走向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生态面貌,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绿色财富,更为人民的幸福生活绘就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在会议期间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称该倡议彰显了中国致力于全球交流的开放胸怀
纳米比亚前总统南戈洛·姆本巴近日在上海接受中国日报采访,高度赞扬了中国在推动文明对话、增进国家间相互理解方面发挥的重要引领作用。
津巴布韦外长穆尔维拉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不断深化的中非合作伙伴关系意义重大。
埃及前外长助理哈立德·埃马拉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是一位充满智慧的领导人,积极推进 “全球南方”国家间的合作。
在近十年中,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见证了中国在环境保护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
跟随我们的镜头去认识一位对上海垃圾分类进行十多年跟踪研究的复旦大学外籍教授玛丽•哈德
今年是中国和印尼建交75周年。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近日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以非凡领导力,擘画了中国新征程的长远发展蓝图。他谈到,中国和印尼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将最终造福两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