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指明中塞关系的动力之源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塞传统友谊深厚,两国关系历经时间和历史考验,历久弥新。此次习近平访问塞尔维亚,双方决定在2009年两国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上,将两国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习近平指出:“中塞关系之所以发展动力强劲、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源于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和深厚情谊,源于两国在重大问题上相互理解和彼此支持,源于两国在发展道路上互学互鉴和互帮互助。”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图为:2016年 6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贝尔格莱德同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举行会谈。
一、不能用贸易规模来衡量的友谊
中塞两国间深厚牢固的传统友谊和两国人民间的特殊友好情谊是双方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和不竭动力。
“朋友是时间的果实。”中塞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两国人民心灵相连、情谊相通。习近平指出:“上世纪40年代,中国人民同南斯拉夫人民在东西方战场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实现了民族解放和自由。50年代初,中国同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正式建交,掀开了中国人民同塞尔维亚人民友谊合作新的一页。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友也者,友其德也。’60多年来,两国人民始终心手相连,彼此怀有特殊感情,跨越时空的真情厚谊历久弥新。”
人文交流在建立和深化两国友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2015年11月26日,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时所说的那样:“中塞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密切人文交流是中塞友谊历久弥坚的关键所在。”谈到塞尔维亚,中国老百姓久久难忘的是南斯拉夫电影《桥》,电影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南斯拉夫游击队员抗击法西斯的故事。中国人民与塞尔维亚人民一样,都有着英勇抵抗外来入侵的历史与记忆,因此,这部电影长久以来一直是沟通中塞两国人民的“心灵之桥”。习近平说:“我们不会忘记,《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著名影片曾经激发无数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啊,朋友再见》这首歌曲至今仍然在中国传唱。”尼科利奇也曾说:“在中国,《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知名南斯拉夫电影深受中国人民喜爱,展现了塞尔维亚人民抵抗法西斯侵略者的英勇事迹。塞中双方的友谊是不能用贸易规模来衡量的。”
近年来中塞政治交往不断,双边关系逐渐升温。李克强总理和张高丽副总理分别于2014年底和2015年中访问塞尔维亚,塞总统尼科利奇于2015年9月初来华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塞总理武契奇于2015年11月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
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塞尔维亚,将再续中塞友谊,促进两国在文化及各领域的交流,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6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抵达贝尔格莱德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后的第一场活动,就是前往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凭吊在使馆被炸事件中英勇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3位烈士。庄严肃穆的历史时刻,见证中塞两国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深厚传统友谊和特殊友好感情凝聚、升华。17日,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共同出席中国文化中心奠基仪式,为奠基石培土。中国文化中心将建在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之上。建成后,将成为西巴尔干地区首家中国文化中心。贝尔格莱德市市长马利宣布将中国文化中心外的道路命名为“孔子大街”、广场命名为“中塞友谊广场”。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始终致力于夯实两国关系民意基础。双方应该充分发掘和利用两国传统友谊宝藏,开辟新渠道、拓展新方式,加强在教育、文化、旅游等各领域交流合作,使中塞友谊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