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点解读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解读之一
日前,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业界专家普遍认为,规划主线突出,目标明确,举措务实,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很强的操作性,为“十二五”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主线突出 旨在融合经济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知识产权工作与经济发展如何真正实现全面融合,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怎样切实注入知识产权关键要素,成为规划编制的主旨。规划提出,“坚持把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融合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此,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表示,“十二五”期间,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下称纲要)实施的关键性阶段,也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刻。而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充分发挥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及其重大举措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就看知识产权能否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在规划的5项基本原则中,提出并强调:“坚持把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融合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且在整个规划中予以全方位覆盖和全过程导引,贯穿其中,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陶鑫良表示,纲要制定了“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16字战略方针,无论是激励创新,还是依法保护,或是科学管理,最终都必须服务于有效运用,都必须落实在运用有效上。而我国知识产权战略方针的有效运用与运用有效的主要标志,就是知识产权与经济建设全面融合的程度和进度。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当务之急和根本大计,应当尽快转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模式,而其关键就是核心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因此,“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融合”也必然就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十二五”规划的“主攻方向”。
在规划中,无论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还是专项工作和重大工程,都紧紧围绕知识产权如何渗透、支撑、引导经济发展这一主线,提出了具体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将指导知识产权事业更好地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标明确 重点指明发展方向
规划提出4项目标:到“十二五”期末,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文化环境显著优化,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水平大幅提高,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稳步发展。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冯晓青表示,目标的提出,为“十二五”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使知识产权工作有的放矢,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冯晓青表示,知识产权制度文化是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和实施的必然产物,它既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涵。改善知识产权制度文化环境,对于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因而也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重要发展目标。
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关键内容和核心,也是我国实施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冯晓青认为,规划明确了知识产权创造领域的一些关键性指标,特别是“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具有深远意义。规划提出知识产权创造目标,也有利于激发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现从知识产权大国到知识产权强国的演变。同时,知识产权重在运用,提高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是实现知识产权价值,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该规划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将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作为明确的目标,冯晓青对此表示,目前,我国有关知识产权服务的制度和政策仍然不够完善,尚未构建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组织架构严密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与知识产权服务相关的服务机制不够健全也影响了知识产权服务的效率和作用的发挥,规划提出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的目标,为促进和规范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奋斗目标,必将有利于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和繁荣,从而有利于知识产权制度功能的充分利用,更好地实施纲要。
对于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稳步发展的目标,冯晓青认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是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推进知识产权事业的人力资本。我国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涉及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法律人才等,具有广泛性,除了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执法、教学研究人才,企业知识产权人才也很重要,但相对缺乏。规划提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发展目标对于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体系,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人才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任务明晰 深入推进纲要实施
《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明确了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健全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机制、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创新发展、深化和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培育知识产权文化等“十二五”时期知识产权工作的7项重点任务。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律与知识产权系主任李顺德表示,这些重点任务都是围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下称纲要)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并结合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实践以及新的形势加以充实,为纲要推进实施提出了更为深化而具体的举措。
李顺德分析称,作为“十二五”专项规划,应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法律制度是根本,所以在7项任务中,首先强调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主任张玉敏认为,正确的政策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而政策衔接的关键在于解决知识产权与经济规划、管理两张皮的问题。只有使各级政府真正认识到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把知识产权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纳入规划中统筹安排。规划将“健全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以及加强产业、区域、科技、贸易、竞争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衔接,列为“十二五”重点任务之一,意义重大而深远。
关于“推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这一任务,李顺德认为,近年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在“十二五”规划中,将此作为重要任务,意在继续努力,重点强调发挥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实现管理制度的创新,完善会商工作机制,创建战略示范省,推进知识产权投融资机制建设,完善区域知识产权工作体制机制等。这些工作的目的是从管理的角度落实纲要相关内容,更好地推进知识产权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对“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创新发展”这一任务,张玉敏表示认同。她认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对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国家应当从税收政策方面大力支持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并采取措施提高其业务水平。
在“深化和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中,李顺德特别解读了“鼓励企业以知识产权运营推进国际化发展”这一任务。他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企业面临不断走向国际的问题,因此,我国企业更应该在竞争中善于运用知识产权,拓展市场,扩大经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规划提出知识产权运营是知识产权战略运用之下的一个侧面,涉及到知识产权投资经营,海外维权等多个方面,对我们企业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划中把这个问题高度强调是非常必要的。
工程务实 大力推动事业发展
规划提出了知识产权执法保护能力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促进;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知识产权审查及登记能力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业培育;知识产权惠农等10项工程。对此,同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与竞争法中心主任张伟君认为,规划所提出的一些重大工程,紧紧抓住了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工作,如果能够有效实施,必将实实在在地推进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
张伟君认为,就知识产权执法保护能力建设工程而言,这是知识产权制度能否发挥鼓励创新以及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作用的关键。因此,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保护能力是我国行政、司法等执法机构所面临的一个现实的问题和挑战。规划把“知识产权执法保护能力建设工程”列为“重大工程”的首项,不仅仅是加大打击盗版、假冒等侵权行为力度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知识产权事业健康发展的长远之策。
就知识产权审查及登记能力推进工程而言,张伟君表示,就知识产权审查及登记能力推进工程而言,这是知识产权工作能否有一个良好起点和基础的关键。加强知识产权审查及登记能力建设,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当事人获得知识产权授权的成本,更为关键的是要提高授权质量,以真正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的宗旨,避免由于授权不当产生各种矛盾纠纷。
李顺德则就“惠农工程”做了重点解读。李顺德表示,知识产权不仅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已经围绕农林业知识产权发展做了相当多工作,比如在绿色技术,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等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努力,现在作为惠农工程进一步提出来,为今后的农业知识产权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推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
主线已经清晰,任务已经明确,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应当深入理解规划,并将规划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从而实现“十二五”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良好开局。
解读之二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10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对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版权局有关负责人均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的各项内容,抓住机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发改委:完善政策激励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发改委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指导我国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其职责所在。因此,为了激励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国家发改委将在相关政策的制定、完善及对于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导方面加大实施力度。
“贯彻规划,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政策制定是关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认为,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单独或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发布实施后,国家发改委加大了指导力度,当年10月就制定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联合科技部等部门编制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等政策规划。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财政部联合颁布《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暂行规定》;同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当前推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提高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推进高技术发展,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迫切需要。
据介绍,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伴随着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了58个专项、2948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使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地位明显提升,培育出一批新兴产业。去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第2位,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接近20%。进入“十二五”,国家发改委重视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工作,国家发改委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于近日联合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将知识产权服务业列为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之一。
“十二五”时期是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时期,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体现为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竞争,诸多因素迫切需要运用知识产权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强调,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认真贯彻落实规划,抓住机遇、重点突破、促进产业创新和发展,加快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工商总局:实施商标战略,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国家工商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规划,商标战略实施工作的具体目标为:企业商标注册量继续增长,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地理标志数量稳步提高,尽快形成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研发机构和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该负责人指出,针对国际知名品牌创建,国家工商总局将推进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工作,力争使示范城市达到100个,示范企业达到100个;创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探索建立重点产业集群品牌基地,加强民族自主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
“十二五”期间,国家工商总局将继续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全面提升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自觉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针对商标战略目标,也将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继续提高商标审查质量和效率,缩短商标注册周期,促进商标注册申请量和有效注册商标总量持续增长。该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工商总局将在以下几方面全面落实规划。首先,认真清理商标数据库,建立相对完善的商标审查质量管理体系,力争“十二五”期间商标申请量、商标注册量、有效注册商标量继续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其次,以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工作为着力点,全面深入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国家工商总局将落实好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区)和企业的扶持措施,充分发挥联络员制度作用,加强商标战略实施的示范、创新和服务工作。第三,实施“商标富农”工程,加强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和保护工作,牵头建立完善地理标志保护部际联席协调机制和地理标志联合认定机制;积极引导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的注册,大力推行“公司+商标(地理标志)+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商标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中的作用,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商标富农”工作经验。第四,全面推进商标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商标网中英文网站的建设,及时向国内外发布权威商标信息,并努力实现商品分类的标准化和智能化,继续推进商标注册网上申请,实现商标档案管理现代化、资源信息化和利用科学化。第五,加强商标国际交流与合作,树立我国保护商标知识产权的良好国际形象。加大商标境外注册和海外维权力度,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切实提高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和注册量。
国家质检总局:强化制度、完善保护、促进创新发展
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中,与国家质检总局有关的工作包括标准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知识产权执法打假和保护等相关工作。这些领域对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对于规划来说,抓好贯彻落实是今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该负责人介绍,质检部门承担着执法打假、口岸监管、标准制修订、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等方面的职责,同时也是负责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的部门,特别在原产地地理标志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整体态势良好。
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发挥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积极作用,至今共批准实施了对国内近1200个产品实施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其中涉及到食品、农产品、工艺品等,范围涵盖了31个省区市。国家质检总局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参加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知识产权的谈判,与欧盟、日本、哥斯达黎加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签署了相关的互认协议和工作组会议的备忘录,先后批准了法国的干邑酒、苏格兰威士忌在中国产品的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的注册保护。
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国家质检总局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要求,积极推进执法打假长效机制的建立。截至今年9月,共出动执法人员93万人次,查处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及假冒伪劣违法案件7.9万起,涉案货值48亿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309起。
谈到规划相关内容的落实,该负责人表示,按照规划部署,“十二五”期间,国家质检总局将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假力度,建立保护知识产权的长效机制;同时将完善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推广保护经验,推动保护工作科学发展,目前已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四川、江苏等省设立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进一步完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技术标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检测体系,力争按照规划要求,在“十二五”期间推动国家质检总局相关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国家版权局:健全体制、激励创新、加强版权保护
国家版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早在今年4月19日,国家版权局已经对外发布了《版权工作“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版权规划),对版权领域今后5年的版权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和规划。
根据规划,国家版权局将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着力完善版权法律制度,加大版权执法力度,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增强版权保护意识,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努力营造良好的版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大幅度提升版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促进版权相关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使版权工作在“十二五”时期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版权法律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备,版权监管体制和机制更为健全,版权法治和社会环境进一步改善,版权公共服务体系和功能进一步加强,版权相关产业进一步发展。大力支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时代特点的优秀作品创作,培育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版权相关产业和版权企业,版权相关产业经济贡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高,版权的国民认知度达到80%以上,侵权盗版行为明显减少,版权保护的社会环境和版权相关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明显改善,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在版权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版权工作的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国家版权局将版权重点工作分解到年度工作计划中,制定了具体落实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在健全版权法律体系方面,将推动著作权法的全面修订,不断完善著作权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在加大版权执法力度方面,将保持严厉打击侵权盗版的态势,推动软件正版化,建设国家版权监管平台,提高版权保护水平;在促进版权相关产业方面,将进一步完善作品登记制度,积极推进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单位、园区(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版权相关协会和权利人组织的作用,在加强版权宣传教育方面,将坚持重点专题宣传和日常宣传相结合,营造良好版权环境;在妥善开展国际应对方面,将加强与国际版权组织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妥善处理版权多、双边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扩大版权对外影响。
该负责人表示,版权是文化的核心要素和基础条件之一,版权工作的好坏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规划颁布后,各级版权行政部门和相关单位将全面把握全会基本精神,在贯彻落实版权规划的基础上,抓好规划的贯彻实施,努力开创“十二五”时期版权工作的新局面,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解读之三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的颁布,各地知识产权局纷纷结合自身现状制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大力贯彻落实《规划》。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奔赴各地采访了北京、天津、上海等知识产权局局长,与他们探讨各地“十二五”规划,共同展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的美好蓝图。
北京市: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
“《规划》和《专利工作‘十二五’规划》的颁布为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未来5年的工作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下一步工作中,北京市将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融合,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统筹兼顾、共享发展。”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汪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8月24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知识产权(专利)事业发展规划》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已正式印发,为“十二五”时期首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规划了蓝图,理清了思路。
汪洪告诉记者,“十二五”时期,首都知识产权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产业,推动首都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为完成这一任务,北京将在未来5年积极实施“一二三四”的发展战略即:牢牢把握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这“一条主线”,统筹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加快发展知识产权产业和知识产权服务业“两大重点”;努力做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央在京单位和中小企业“三大服务”,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四大工程”,为知识产权产业发展夯实基础、创造环境。“十二五”时期,北京市知识产权工作的目标即:通过在全国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深入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到2015年,基本形成首都知识产权工作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服务、保护、管理、人才队伍“六大体系”,每万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37件和17件左右,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0件和8件左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汪洪指出,北京还将加大为企业的知识产权服务力度,“十二五”期间计划培育出1000家专利试点企业、100家专利示范企业,并重点培育5家至1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将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力量参与到知识产权工作中来,把首都各个方面的优势资源发挥到淋漓尽致,为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创新型城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天津市:打造知识产权运用强市
《规划》对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实现建设知识产权水平较高国家目标,做出了具体的安排。提出了知识产权制度文化环境显著优化的目标,确立了以保护促创新和运用的工作思路,转变了以保护作为单一环节的方式;提出了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水平大幅提高的目标,确立了企业的主体地位,以提升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作为重点任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重点技术领域,掌握一批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的知识产权;提出了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的目标,使知识产权公共和社会服务能力基本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的需求;提出了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稳步发展的目标,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较高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局长何志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落实好《规划》,“十二五”时期,天津市的知识产权工作将切实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为重点,以加强知识产权运营为核心,通过实施“自主知识产权倍增计划”,打好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优势塑造、滨海新区知识产权龙头培育两大攻坚战,推进企业知识产权主体培育、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优化、知识产权支撑体系建设等3大重点工程,实施专利战略驱动、品牌战略推进、版权产业发展、标准战略促进、其他知识产权拓展等5大推进行动;着力于提升知识产权综合管理能力,构建纵向联动有力、横向协调有序的知识产权运行体系;进一步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主体地位和竞争能力,支撑高端产业、自主创新和生态宜居3个高地建设;引领高端化、高新化、高质化产业发展,努力把天津建设成为特色明显、综合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的国家知识产权产业化示范城市,为早日建成知识产权强市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上海市:开创知识产权崭新局面
“《规划》和《专利工作‘十二五’规划》(下称两个《规划》)的发布实施,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十二五’期间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南。”近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专访,结合上海市知识产权工作,谈了对两个《规划》的认识和感想,以及贯彻落实两个《规划》的重要意义。
吕国强介绍,正在审议中的《上海市知识产权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上海规划》)是结合上海市知识产权工作实际,贯彻落实两个《规划》的重要文件。根据规划设计,“十二五”期间,上海市知识产权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要求,抓住“后世博”带来的重大机遇,以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为主线,以引领产业升级为目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以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为基础,全面提升上海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
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方面,将制定和实施《加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国家要求和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集中力量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一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聚焦知识产权转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促进上海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题数据库,开展专利战略及预警分析,建立专利技术发展态势发布机制。
“结合上海市情况,上海市知识产权工作‘十二五’目标是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3.3%;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60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件,支撑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速稳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吕国强介绍说。
江苏:“四个运用”推动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颁布出台,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全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工程,这是继《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之后出台的又一重大政策性文件。认真贯彻落实《规划》,对江苏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朱宇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一五”期间,江苏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发展,全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企业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等5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十二五”时期,江苏省委省政府要在全国率先建成知识产权强省,创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的战略目标。“十二五”末,江苏要实现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在“十一五”基础上翻两番,建成“创造水平高、运用能力强、保护环境好、管理效率高、服务功能全”的知识产权强省。为此,江苏要努力做到“四个运用”:一是运用标准化手段,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能力。鼓励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型企业、民营科技企业贯彻标准,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二是运用市场化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转移转化。进一步推动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探索调整知识产权收益分配机制,畅通和拓宽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和投资渠道,建立知识产权转移中心和运营基金,引导创新主体将专利优势积极转化为市场优势;三是构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高端化、多元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培育和引进能够引领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加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产品研发中心;四是运用立体化思维,营造知识产权保护氛围。完善执法机制,提高执法效能,进一步畅通维权援助渠道,加快研究涉外特别是境外知识产权纠纷的应对模式和保障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力度。
“贯彻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设知识产权强省,必将成为江苏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积极贡献。”朱宇强调。
广东:知识产权服务经济社会科技发展
“坚持把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融合作为主攻方向,把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规划》的两项基本原则,这既是国家规划高屋建瓴之处,也为地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近日,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陶凯元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专访时,就刚刚出台的《规划》谈了自己的看法。
陶凯元认为,《规划》要求加强知识产权在产业、区域、科技、贸易和竞争政策中的导向作用,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运用,推动知识产权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努力实现与经济发展的全面融合,是完全符合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目的的,为实现知识产权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也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需要。她进一步强调,如果知识产权不与经济紧密融合,不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重要和关键的作用,就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陶凯元指出,知识产权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服务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等,都是为了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而所创造的自主知识产权,最终要落实到运用上面来,要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供强大动力,使企业利用知识产权的优势地位获得核心国际竞争力。这就是知识产权与经济融合的根本目的。
今年8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首个《广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广东规划》)。《广东规划》提出,到2015年,知识产权发展指标和综合实力在全国领先,为实现由知识产权大省向知识产权强省的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该规划确定了未来5年全省知识产权的重点项目,包括知识产权创造结构优化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推进工程、重大专利技术产业化工程、知识产权资本化推进工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建设工程等15项。这些重点项目的制定,都是基于将知识产权工作融合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出发点,项目的实施和完成,不但将推动全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还将为全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新的贡献。
陶凯元最后强调,虽然近年来广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和明显进步,但离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强省的目标还有较大距离,广东将紧紧围绕《规划》和《广东规划》,将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全面融合作为主攻方向,争当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排头兵。
重庆:两个《规划》打造西部知识产权高地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规划》和《专利工作“十二五”规划》(下称两个《规划》)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力支撑全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发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谈起两个《规划》的出台,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袁杰向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表示,重庆市“十二五”时期的知识产权工作将以两个《规划》为指南,重点抓好贯彻落实。
“贯彻落实两个《规划》,首先要对其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袁杰认为,两个《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知识产权工作的总体目标,提出了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健全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机制、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创新发展、深化和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培育知识产权文化等“十二五”时期知识产权工作的7项重点任务和10项重大工程。重庆市即将出台的《重庆市“十二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下称《重庆规划》)中提出,要完善知识产权法规政策体系,营造创新创业优良环境;提高知识产权创造水平,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增强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民生发展;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促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及服务体系,形成与直辖市相适应的知识产权工作格局,打造西部知识产权高地等7项主要任务,实际上就是结合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对两个《规划》指标的分解和细化。
袁杰表示,“十一五”以来,重庆市知识产权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国内专利申请量从2006年的6471件增长至2010年的2.2825万件,年均增长37%;国内专利授权量从4590件增长至1.2080万件,年均增长27.4%;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46.8%,进入全国前16位。根据《重庆规划》,到2015年,重庆市年国内专利申请量要达到7万件以上,年国内专利授权量要达到3.7万件以上;同时鼓励企业积极提交国外专利申请,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城市,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一系列任务,就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袁杰强调,重庆市“十二五”期间的知识产权工作将以上述《规划》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全力开创“十二五”重庆市知识产权工作的新局面。
河南:建设知识产权发展高地
2011年10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十部委联合出台的《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发布,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郭民生表示,规划作为统领“十二五”期间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具有3个显著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统筹。规划不仅涉及专利事务,而且涉及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各个领域,勾勒出了“大知识产权”的鲜明概念,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是措施具体,可操作性强。如在规划的“重点任务”部分,明确提出了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及政策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促进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等。
第三是具有新意。郭民生认为,规划一方面体现了对以往各省市区成功经验和做法的肯定与提升,另一方面又紧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提出了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发展的具体任务。
郭民生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河南省政府先后颁布了《河南省专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河南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全省知识产权事业要力争实现的一系列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为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和知识产权产业发展都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据郭民生透露,河南省目前正在酝酿出台《关于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意见》,着手重点谋划构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推进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知识产权支撑服务体系等“三大体系”。
“与先进地区相比,河南省的知识产权事业还有较大差距。规划的发布正当其时,我们将以规划为指导,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大力发展知识产权经济,着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持续提升中原经济区的核心竞争能力,努力将河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高地’。”郭民生强调。
湖南:开创事业发展崭新局面
“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多部委联合出台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内容既包含了专利、商标、版权等各类知识产权,又涵盖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4个环节,必将对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近日,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龚世益表示,规划为今后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和各项工作拓展了空间,指明了方向。
龚世益认为,规划中特别提出加强知识产权能力建设这一条,表明我们不但要注重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能力提高,也要提高管理、运用能力,这对于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湖南省积极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效引导创新成果的产权化。2006年,湖南省知识产权“十一五”规划首次纳入了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2007年,专利指标进入了湖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并成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评价指标。2008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把企业专利授权纳入了全省新型工业化考核指标体系。在政策引导下,全省专利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十一五”期间,湖南省发明专利申请量达2.3437万件,比“十五”期间增长202.84%。
“未来5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创新湖南、绿色湖南、数字湖南、法制湖南’的目标,以长株潭城市群知识产权示范工程为抓手,将长株潭试验区建设成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群。”龚世益说,湖南将形成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高档数控、新型材料、风电装备、优质种苗、生物制药、数字媒体、农产品加工等10个知识产权优势产业;结合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培育20个知识产权示范县市;围绕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搭建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两个公共服务平台;总结长株潭3个示范创建市场的试点经验,创建15个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市场。
陕西:力促知识产权融合经济
“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从专利、商标、版权等角度全方位规划未来5年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站位高,立意新。”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提出把知识产权与经济的融合作为主攻方向,强调了知识产权应用的主战场在于经济领域,通过与经济的融合才能体现出知识产权的价值。
卢鹏起表示,规划强调了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经济活动中,要考虑知识产权的因素等。“这其实是知识产权与产业、区域、科技、贸易、竞争政策衔接的问题。这对我们今后开展相关工作有了一个明确的指示,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规划还提到要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规范,推动制定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和财务核算体系等,这也是陕西省知识产权工作需要借鉴的地方。
卢鹏起向记者表示,目前,陕西已经制定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在对规划的贯彻落实中,将紧扣国家“十二五”规划精神和重点,把陕西知识产权工作推向一个新高度。
为此,陕西制定了“三点一线三个转变”的总体思路,“三点”是指要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关中创新的引领作用、对陕北持续发展的助推作用、对陕西循环发展的支撑作用为着力点,以提升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中的主体地位为关键点,以促进全省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落脚点;“一线”是指以增强专利运用能力为主线“三个转变”是从注重专利申请向注重专利运用转变,从注重专利技术向专利产品转变,从打击知识产权侵权个案向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转变。用知识产权制度提高科技创新层次,探索用知识产权制度将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新途径。
卢鹏起介绍说,2012年,结合国家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要点以及陕西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特色,陕西的知识产权工作将把重点放在抓企业,抓高校和研究院所,抓机构建设和人才培训,抓政策修订等方面。要对企业专利管理工作实行标准化管理,指导、引导、利导专利代理机构跟踪服务和深化服务;在高校建立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组建专利资产运营机构、建立和完善专利技术转化孵化平台,为解决高校专利技术转化实施难的问题探索新途径;分类培训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有关负责人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人员、科研人员,推动地方和园区知识产权机构建设,加大对专利代理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陕西省专利保护与促进条例的上会通过,推动知识产权政策与科技政策、区域政策、产业政策以及贸易政策的衔接,启动重大科技经济项目知识产权评议工作,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化进程等。
热门推荐
更多>- 伦敦飞去俄罗斯理发 23岁富家女:我没有被宠坏 司机高速上突发休克 民警不顾呕吐物人工呼吸急救 开往明天的列车 山东一高校学生每天要“赶火车”吃饭 中国日报:2016两会缩影 凡人不懂的时尚:东京时装周惊现“变异模特”(高清组图) 嵩山少林三皇寨绝壁惊现僧服练功者飞檐走壁
- 双胞胎姐妹共享男朋友 为了保持一致同步怀孕 “最牛乞丐”海豹每天爬过马路去海鲜馆"蹭吃" 北京石景山游乐园摩天轮今日拆除 陕西一游乐场免门票 游客挤爆现场 香港将拍卖一枚康熙印玺 估价1500万美元(组图) 2016年两会:礼仪小姐、引导员点亮最美的那一道中国红!
- 居民楼墙体倾斜开裂 仅靠数十根木棒支撑 围棋人机大战第四局 李世石首胜 上海铁路局:15元盒饭不断供 至少一道荤菜 青岛一馒头店现四米高蒸笼 阿尔巴尼亚电视台女主持人半裸出镜 俄罗斯女子手提4岁女童头颅 威胁自爆
- 多地密集“晒家底”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地方税收新增长点
- 国资委谈混改进展:超三分之二央企实现产权层面混合
- 统计局:8月份制造业PMI为51.3%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加快
- 工信部:7月配合立案查处“伪基站”违法犯罪案件21起
- 北京新机场明年通航 西站高铁20分钟直达
- 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10部好莱坞大片 续集撑起半边天
- 盘点:十张图回顾文娱圈2016那些事儿
- 2016年十大话题电影:调档、口水战、下跪——话题比电影还精彩
- 第53届金马奖即将拉开序幕 这些看点值得关注!
- 明星们的万圣节:奥兰多水果姐扮克林顿希拉里夫妇以假乱真 维密超模从天使到恶魔自由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