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来之不易的优良好天气

来源:兰州晚报
2014-12-25 08:05:24

  无人机高空拍摄污染源

  “从上百米的高空传回实时画面,一次起飞可对方圆4公里范围内进行高清拍摄。”市环保局大气处副处长杨继红告诉记者。今年10月26日,伴随着2架无人机的缓缓升空,我市成为继北京、天津之后,全国第三家引入无人机抓拍环境违法行为的城市。

  “除了实时录像外,发现环境违法发生后还可以进行抓拍取证。”正在遥控无人机的工作人员说,“无人机一次起飞可对方圆4公里范围进行高清拍摄。”据介绍,无人机航拍方式对大气污染企业实时拍照取证和录像取证是在环保检查技术上的一项新的尝试,这个高科技技术用于监督执法可以比常规的监管执法手段更为独立,不受各方面的干扰,直接取得第一手的真实情况;不受空间与地形条件的制约,企业的大气污染物偷排偷放和脱硫设施停运的现象一览无余。“目前全市共有6架无人机,对削山造地工程、砖瓦窑企业、小化工企业、小煤炉小火炉、重点污染企业等污染源进行航拍。”杨继红说。

  “千里眼”监控市政工程施工现场

  “过去都是现场发现问题,现场解决,一个监督组一天最多处理两个工地,并且只能在白天施工的时候进行抽检。”执法监督人员“跑断腿”,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从今年10月中旬开始,市政公用工程、轨道交通工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全面发力,对轨道交通一号线的16个工区、元通黄河大桥等35个市政重点工程和冬季不休工的工地实现了100%的全覆盖监控。从发现扬尘到抓拍取证再到执法人员现场处置,10分钟问题就能解决。

  针对冬防要求,为严格控制扬尘污染,今年我市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现场移动执法仪进行监管。现场移动执法仪由监督组随身携带,在施工现场就可将所有施工作业面及问题部位的画面实时传回中心控制室,解决了固定摄像机有监控盲区的问题。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和现场执法的双管齐下,完全做到了全市冬季不休工重点工程的“冬防”不留死角。

  此外,为了管住国控重点污染企业,重点污染源综合监控智能预警系统上线,对五大重点污染源生产工况、排放数据实时监控的同时其余20多家国控企业也实现了远程视频监控。形成了视频监控、在线监控配合驻厂监控的全过程监控模式。

  燃气锅炉余热回收一年节约天然气1769万立方

  伴随着机组运行时发出的轰鸣,风机将温度高达150℃的锅炉烟气回收进入机组经过处理后将锅炉出水温度提高。12月17日,山子石供热站内,3台燃气锅炉和一台燃气锅炉余热回收机组一刻不停地运转。据在场的江苏双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介绍,机组可以充分回收锅炉排放烟气中水蒸汽冷凝热。将150℃的排烟温度降至30℃以下,大幅提高锅炉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实施燃气锅炉烟气回收治理项目后,单位供暖面积天然气消耗量降低10%以上,在此基础上,现有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进一步降低。更为重要的是,该项目无需改变原有供暖模式和供热参数,供热能力可以提高25%以上,减少了所需热源设备的直接投资,经济效益可观。

  为了进一步发掘天然气锅炉能源潜力,降低污染物排放。今年年初,我市决定率先对56家、165台、2108蒸吨燃气锅炉进行余热回收治理改造。目前改造工程进展顺利,改造完成后,每年可节约用气1769.04万方,节约资金4000多万,减少大气污染物烟粉尘5.342吨、二氧化硫11.15吨,氮氧化物60.15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首席记者甄燕红记者杜志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