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高铁,从昆山南站出发,5个小时之后驶入北京南站,赴清华大学招才引智、签约产学研项目一天内即可完成,校地合作步入“快车道”。
清华校园里,“昆山路”连接团委与大礼堂,一边是清华活力之源,一边是百年清华的历史招牌,万千学子蓬勃的朝气、非凡的才气、昂扬的锐气溢满“昆山路”。
清华昆山携手创新共赢未来。12年,一条“人才走廊”飞架而起,随着清华大学昆山产业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昆山校友会、清华大学昆山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等“人才驿站”先后设立,连续六届“昆山杯”清华大学创业大赛的举办,200多名清华学子在昆创新创业,50多个成果、项目在昆转化实施,转型路上处处可见“清华活力”和“清华动力”。
一条“昆山路”,埋下创新创业火种
走进清华,你会发现,“昆山”已经成为这所百年学府的一部分。2011年4月,由昆山市人民政府捐资助建的“昆山路”完成施工,成为清华校园里仅有的一条以地方命名的道路。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陆达吐露心声:“希望每年都能到昆山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昆山日新月异的变化,种下创新创业的火种。”
“昆山路”向前延伸,“人才走廊”飞架而起。正如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中科院院士邱勇所说,“昆山路”的意义重在突出人才创新,相信清华昆山携手创新这条路会越走越宽广,对昆山经济社会带动作用也将日益凸显。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说,昆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典型代表,清华学生创业活动一直得到昆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清华也从昆山的改革创新经验中获得了启发。
12月12日,昆山市人社局与清华大学团委签订《关于推进清华大学青年创新创业的合作协议》,决定携手推进“清华大学青年创新创业专项支持计划”,清华大学培育、选拔推荐优秀项目和团队到昆山落地创业,昆山匹配专门支持体系的方式,将清华大学的技术、人才和项目优势与昆山的区位、政策、机制、产业优势相结合,实现多方共赢。“通过优质服务促进‘人才生根’,营造人才‘引得进、育得出、用得好、留得住、出成果’的政策环境和生活环境,让优秀人才真正感受到‘昆山是一个有梦想的地方,更是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方’。”市人社局局长孙旭明说,“引进一个人才、集聚一个团队、培育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人才链式效应在昆山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