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进口车影响了谁的利益

来源:北京商报
2014-12-30 09:41:05

市场面临被否定风险

实际上,最新版《办法》征求意见稿曝光前,上海自贸区对平行进口车开始进行试点,被称为对非中规车解禁的一大利好消息。业内人士曾普遍表示,平行进口车放开已成为必然。然而,最新版《办法》中对于美规车销售的限制,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相关专家认为:“两种做法一边松绑一边捆绑,自相矛盾。”

“最新版《办法》堵住了平行进口车的进货渠道,并不符合规范市场的初衷。” 颜景辉表示,一项政策的制定,应该疏堵结合,不能因为平行进口车市场不规范,就简单地将其禁止,这样的做法最简单,但对市场的发展产生的只有伤害。同时,在征求意见时,也应该倾听平行进口车经销商的声音,不能“闭门造车”,制定不切合实际的政策。

针对平行进口车市场的不规范现象,相关平行进口车商也在想办法解决。以平行进口车的质保和售后服务为例,目前一些平行进口车上开始尝试引入保险公司的方式为平行进口车提供“三包”等服务,以解决此前非中规车不能享受质保的自身缺陷。颜景辉指出,面对最新版《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在谈推进平行进口车“三包”已经不合时宜,市场都在面临被否定的危险,何谈售后。

据悉,最新版《办法》中规定“不得以销售汽车的名义销售已在境内外办理登记或者使用的车辆”,被业内专家认为是国外车企在《办法》修订中博弈的结果。以畅销车型宝马X5为例,去年美规车型贡献了该车型在华30%的销量,而且一直以低于中规车型的价格进行销售,导致一款本应为经销商带来利润的SUV,一直处于薄利甚至赔钱的状态。“限定美规车,或许是车企对中规宝马X5采取保护的无奈之举。”颜景辉说。(记者 刘洋/文并摄)

各方利益博弈美规车

由《办法》规定引发的平行进口车争论,使2014年岁末的进口车市场充满了硝烟的味道。对于限定美规车身份规定,业内存在的争议也不小。反对一方认为,既然决定放开平行进口,就不应该将份额最重的美规车排除在外,否则看似放开,实则仍然倾向于中规车;赞同的一方则认为,此举正是为了避免平行进口车从零售市场提车,要求从批发市场的海外授权经销商处、有经销合同或者国内总代理处进车,有利于规范平行进口车市场。

两方看法不一致,其背后是各方利益链的博弈。此前,《办法》修订过程中争议最大的两项内容,一是授权经营,二是平行进口。目前授权经营模式已被证实不会改变,而在平行进口车方面,征求意见稿却针对汽车经销商销售的新车产品做出了“不得是在国内外办理过注册登记的机动车”的表述。看似是对经销商利益的让渡,背后是车商强大的博弈力量隐隐浮现。

由于平行进口车比正常进口车价格低15%-20%,因此赢得了很多追求个性化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中国市场在成为全球最大销售市场的同时,也是贡献利润的最重要市场,平行进口业务一旦大规模推广开,必将成为授权渠道进口车的重要竞争者。为了维持强势地位,平行进口成为进口车总代理们的重要博弈点。

有观点指出,一旦平行进口车在政策层面得到放行,将更快发展,但届时也会给进口车市场造成更大压力。因此,汽车厂商必定会为自己争取权益,希望保持其强势的市场支配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在大部分进口车商看来,虽然政策看似制约了平行进口车商的利益,但平行进口车的售后服务体系总体来说并不成熟,售后软肋仍普遍存在,这也制约了其规模化发展。因此,在各方针对美规车争论的背后,平行进口车想要得到各方的认可,仍需要规规矩矩解决售后的后顾之忧,而不是为了获得一个合法身份陷入持久的争论。  (蓝朝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