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30万处小农水浇灌农田千万亩

来源:贵州日报
2015-01-07 10:02:06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简称小农水,是国家投资水利占主体的公益性民生工程。

  贵州省92.5%国土为山地和丘陵,耕地仅6840万亩且较为分散,土多田少,高产农田少;此外,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农村水利设施十分薄弱。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加大对小农水的投入:2005年,中央财政斥资0.11亿元用于贵州小农水建设,2011年为4.56亿元,2013年为8.29亿元;2005年,贵州省省级投入小农水建设资金0.5亿元,2011年上升到3.6亿元,2013年达4.86亿元;各市(州)、县也增加了配套资金……贵州省小农水建设进入快车道。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2012年国发二号文件的出台以及中央实施的小型农田重点县、小型农田水专项县等一系列举措,给贵州省水利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贵州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大力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改革,全省农田基本水利设施得到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小农水项目实施以来,贵州省建成提、引、蓄小型水源工程和灌、排渠道、灌溉管道等小水利设施达30万余处,支撑起全省1400万亩的农业灌溉面积,为保障贵州省的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政策倾斜 引热潮

  全省每年群众自主投劳折资约占每年小农水工程总投资的3%—5%

  政策的倾斜带动了地方各级进行小农水建设的积极性。

  为了把中央和省的资金用足用活,尽管地方财力十分紧张,贵州省各市(州)、县级财政也加大了配套力度,力所能及挤出资金配套小农水建设。

  贵阳市、六盘水市等一些县(市)每年都安排100万到300万元的小农水建设资金。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尽管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政府主动作为,采取“本级财政挤,项目资金捆”的方式,2013年整合捆绑涉农资金4000万元用于农村水利建设。

  群众参与小农水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也高涨起来,他们自发参与出工出力,自发组织调整工程建设用地,配合政府抓好项目建设。

  据统计,贵州省每年群众自主投劳折合资金约为0.2亿至0.3亿元,约占每年小农水工程总投资的3%—5%。

  项目落实 惠百姓

  小农水项目让群众庄稼有保障,家里饮水有安全,生态恢复有水源

  为确保小农水建设项目有效落实,贵州省采取一系列措施手段,加强项目的建设和管理——

  对前期工作不到位、地方资金匹配不到位的,暂缓下达项目投资计划;对工程建设管理不到位、质量安全监控不到位的,责令限期整改;对项目建设推进不力的,采取通报批评,挂牌督办;对涉农水利项目资金使用不规范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一项项硬措施,倒逼着项目实施单位想“偷懒”都不行。

  在湄潭县,小农水项目的实施,让群众庄稼有保障,家里饮水有安全,生态恢复有水源,促进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给群众带来实惠。

  湄潭县团结村以前因争水抢水打架事件接连不断,自从村里有了小农水设施后,家家田里都有水灌溉,抢水打架的事再也没有了。

  “以前靠望天水种田,没办法,只能种包谷。去年引水渠修好后,我们又改回种谷子啦!”该县双合村村民陈以俊说,闻着稻谷的清香,别提多高兴了!

  逢上干旱年,小农水工程更是“大显身手”,为庄稼送来了“救命水”。

  2009年,贵州省大部遭遇大旱,盘县也未能幸免。

  “农作物大面积绝收,政府整天忙于运水保生活……”盘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唐仁飞讲起当时的状况,感慨不已。

  2010年,盘县出台了《关于加快盘县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大力开展水利设施建设。

  截至目前,盘县共计投资75.8亿元,建成46处农田水利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并为盘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而今,随着小农水项目的全面实施,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增强了,盘县群众已经不再为生活、生产用水发愁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