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战略 添动力
“三大会战”和小康水行动计划使贵州省小农水建设“跑得”更快
2013年,贵州省提出了水利建设“三大会战”(骨干水源工程、引提灌工程和地下水利用工程)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水行动计划两大战略。
“三大会战”着眼贵州省省情和同步小康建设用水需求,计划从2003年起,用8年时间,投资1431.11亿元,建设水源工程10699座(处),年供水能力达到169.8亿立方米,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从2129万亩提高到272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率达到50%,根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难题。
小康水行动计划主要是解决好水利基础设施向下延伸问题,建立起小型水利灌溉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并使适宜发展灌溉的耕地得到有效灌溉,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根据计划,到2016年将全部解决所涉及到的12913个行政村1415.4万人(2013年已实施250.4万人,余116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013—2017年,基本解决行政村周边100亩以上集中连片耕地的灌溉问题;2018—2020年,小型水利工程发展耕地灌溉面积198.6万亩。
两大水利战略的实施,使贵州省小农水建设“跑得”更快。
水利改革 注活力
贵州省水利改革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顽疾”发起挑战
“建了没人管,坏了无钱修,没水找政府,政府再修建,建了谁管护,何时是个头。”这是水利部门干部职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基层水利设施重建轻管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级水利部门。
2014年初,贵州省全面推进水利八大改革计划。其中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水权制度和水权交易等改革直指小农水,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顽疾”发起挑战。
为此,贵州省提出了“工程有归属,管理有主体,维护有经费,效率长发挥,群众得实惠”的改革思路,确定息烽、雷山、西秀、兴仁等12个县(区)作为先行试点单位。
息烽县坚持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与现代农业产业园用水需求相结合,实现园区供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具备条件的山塘,在保证原有功能、防洪和生态等公益属性前提下,对其所有权进行拍卖,盘活水利资产存量,吸收社会资本对小农水工程进行有效管护。
开阳县通过创新投、融资体制,吸引社会资金与政府共同出资兴建水利工程。以合资、股份、共同拥有等形式明确产权归属,整合推进原有水利工程的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雷山县则率先组建水利物业管理公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县域内水库等国有公益性水利工程进行物业化管理。
目前,工作省小农水改革稳步推进,各试点县抓紧改革试点。(王伟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