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民进城落户 可享有教育养老权利

来源:大河网
2015-01-07 00:00:00

  疑问1

  进城还未落户的常住人口咋办?

  问题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措施之一是推行居住证制度,此次《方案》中定下的另外一个目标,就是通过建立居住证制度,解决“未落户的常住人口如何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问题。拿到居住证的人,是否就能和城里人享受同样的社会福利?

  方案释疑

  1.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逐级赋权”,其中,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证照办理服务等权利。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关乎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属于生存权的一部分。

  2.对于和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权利,根据《方案》,需要“逐步享有”,而享有这些权利的前提,是“以连续居住年限和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为条件”。

  疑问2

  流动人口“落地” 财政能否支撑?

  问题

  不可回避的是,基础公共服务能否真正得到落实,关键在钱,流动人口如果都变成本地户籍,地方财政能够支撑吗?

  方案释疑

  1.创新供给模式,扩大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面向社会资本开放的领域,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推行政府购买、特许经营、合同委托、服务外包等方式,形成多元参与、公平竞争的格局。

  2.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应由各方承担的资金落实到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