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高材生和北大河南籍保安咋就成了小伙伴

作者:   来源:新华网-北京青年报
2015-01-27 09:38:00

斯坦福高材生和北大河南籍保安咋就成了小伙伴

  白磊和吉红涛收的玉米

   下乡

   小洋哥要跟着保安回老家收割玉米 喝同样的南瓜汤,没有半点嫌弃

  白磊对汉语、对中国生活的投入,其实并不只是热情、随性。作为一个政治学专业的学生,他是为了自己在斯坦福的研究项目,基于对中国历史文化、经济奇迹的好奇而来的。

  但初到中国,仅凭书本上了解的情况和知识,他基本上处在什么都不懂的状态。于是他选择了与不同层面的中国人做朋友,真诚的交流——这就是为什么白磊会被陈莉老师评价为“像他这么优秀的学生,这么多年也就一两个”。他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而且有热情,更有方法。

  于是,国庆节,吉红涛要回河南老家帮父母收玉米时。白磊坚决要求一块儿去。

  但吉红涛却断然拒绝了——“你一定不喜欢,我老家太脏了,而且没有美景,也没有水洗澡,物质条件差,你不合适的。”

  虽然做了真正的朋友,但白磊在吉红涛心中,仍然是一个美国人,他自然而然地觉着,他的老家是美国人无法接受,甚至是不能让美国人见识的世界。

  “我什么都不怕!”白磊回答,同时不忘开玩笑,“没有水,怎么活人?”

  白磊的坚定,最终让吉红涛找不到再拒绝的理由,虽然他一直担心着“他到了那里,连一张睡觉的床也得倒腾啊!”

  由于课程安排,白磊无法和吉红涛一同回河南。独自上路的白磊真是一路“凶险”……

  还没出北京,白磊就先找错了车站——快发车了,发现身在北京站的自己,要坐的火车是在北京西站;辗转改签车票,到了商丘,又发现商丘到吉红涛老家柘城县城根本没车,同时手机失灵……关键时刻,白磊再次使出“你好我叫‘败类’”的破冰绝招,打动了值班民警,找来朋友把他送到了县城。

  见到了“亲人”吉红涛,俩人一起在路边小馆吃了顿羊肉泡馍,到家已是夜里十点多。

  坐火车乌龙不断,干活,白磊却毫不含糊。第二天七点不到,白磊就和吉红涛一起起床、下地收玉米了。这个从没干过农活的美国朋友,虽然“行动有些笨拙”,但却没给吉红涛丢脸,“我们村里看见他的人都像《阿Q正传》里那个老头子夸阿Q一样的夸他:‘真能干!’”

  当然,两个小伙伴也没忘了苦中作乐:干活儿时,两个人在一排玉米地的两端,白磊就把《乡愁》里的“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改成“我在这头,你在那头”来开玩笑。吉红涛就回应:“I on this side,you on the other side”。

  此时的吉红涛,终于忘了白磊是个美国人……“在我家时,他一切都很泰然,我吃什么,他就吃什么,我喝南瓜汤,他也喝南瓜汤,绝没有半点嫌弃的神色。”

  而,白磊收获的是“这段经历很难描述,很累,但是很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