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手锏与杀手锏
军事创新必须坚持道器并重,坚持撒手锏与杀手锏的创新并行。
撒手锏:重点在撒不在锏
杀手锏一词,原为撒手锏,重在撒,而不在锏。撒是战法、技法,可引申为绝活,而不是利器。《水浒传》中108将,大多拥有撒手锏,若问撒手锏是什么,肯定不是没羽箭之石头,不是黑旋风之板斧,也不是小李广之弓箭,而在他们对石头、板斧、弓箭之用法。
绝活是长期练就的。依靠绝活取胜,只能让人艳羡,却难以模仿,拙劣者千撒万撒,可能不如艺高者一撒。这也是冷兵器时代,人类军事艺术创新主要囿于战法领域的重要原因。
战争的基本目的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从物理角度看,消灭敌人需要能量。在冷兵器时代,不管人类智慧如何,作为战场杀伤的唯一能量来源,人的体能终究十分有限,武器在能量传递的有效性上,完全依赖于材料,而材料技术的进步极其缓慢。人类战争的木石时代历经数十万年,才出现青铜器,从青铜器到铁器又是2000多年,再经近千年,才有炼钢技术问世。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人体自身十分有限的能量,确保击敌要害,便成了技法训练的唯一目标。
不过,撒手锏既然撒锏,当然也可以撒枪、撒刀、撒石,但除了依靠日积月累的撒技,别无他法。
从撒手锏到杀手锏:科技进步的作用
在人类战争史上,撒手锏固然令无数沙场将士为之神往,为之癫狂,但似乎在不经意间,撒字被改成了“杀”,重心也随之移向器而不在法。因为杀手锏强调的是锏,是利器,而不再是绝活。
当然,这主要是近代以来的科技进步在为崇尚器物推波助澜,将军事艺术由早先的单一战法创新拓展到了装备创新。只有当武器成为能量转换而不再是能量传递装置时,只有当武器转换能量的复杂过程令步其后尘者难以一夜仿效时,器物才真正成为扭转战机的杀手。
撒手锏变为杀手锏,这一转折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史表明,杀手锏的研发,主要是应用了新的原理,如机枪、雷达、导弹、原子弹、激光;拓展了新的领域,如飞机、舰船、潜艇、人造卫星;形成了新的组合,如坦克、航母、互联网。因此,杀手锏问世后,往往会相应形成新型作战力量。
与一般装备相比,杀手锏具有研发的非对称性,不是以矛攻矛,以盾防盾,而是独出心裁,另辟蹊径,如坦克、导弹、原子弹的横空出世;使用的突发性,确保作战使用时让对方措手不及;效果的倍增性,凭借新的武器,打破早先的实力平衡,以达成出其不意的效果;模仿的复杂性,由于新手段的研发是一系列科学原理、技术原理的组合,即使其秘密大白于天下,对方的模仿跟踪也存在一定难度;时间的有限性,杀手锏的地位不可能长久维持,一旦对手模仿成功,则杀手锏风光不再。
杀手锏:不能停留于物理域
纵观人类迄今为止的杀手锏装备,几乎千篇一律地停留于物理域,即运用的原理主要是物理原理,研发的装备主要是物理装备,产生的效果主要是物理效果。
物理装备的发展追求三个目标:即远程、快速、精准,能将此三者集成为一体的是导弹。但导弹借助强大的能量,只能说基本解决了远程和快速的问题,而精准问题的解决实质上有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也是信息化浪潮全球汹涌的重要原因。
机械化战争无疑是物理战争,信息化战争却并非限于物理信息化。从目前的技术发展看,由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基础科学领域没有出现重大突破,因此不能指望有新原理的应用。只有在陆海空天电之后,向新的领域即认知域拓展,才可能打造我们独有的杀手锏,而这种杀手锏也很可能与新的技术组合相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