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接受专访揭开自己16年拒上春晚的内幕(图)

作者:   来源:新华网
2015-01-28 12:14:00

陈佩斯接受专访揭开自己16年拒上春晚的内幕(图)

  近日,陈佩斯16后重返央视成了网友们热议的话题,不过网友们还是很好奇的是这16年为何始终没在央视现身,其实,自1984年至1998年参加了11次央视春晚的陈佩斯、朱时茂,1999年春晚突然消失,令“陈朱粉丝”猝不及防、大惑不解。而在观众千万唤、望眼欲穿16年之后,央视春晚更换了掌门人哈文,人们心想这回陈朱可以重出江湖、圆国人心愿了。然而,执导了两届春晚的总导演哈文,连续两年向他们发出邀请,但陈佩斯依旧不为所动。是啥原因,使得陈佩斯既不看僧面,也不看佛面,任哈导“二顾”,雷打不动,死不出山?圈内圈外猜测纷纭,莫衷一是,而小道传闻又不足可信,留下谜底待解。日前,陈佩斯接受了媒体专访,终于“打开天窗说亮话”,揭开了自己拒上春晚的内幕。

  一、初上春晚:头几年没剧本,多是即兴内容

  在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前,陈佩斯和朱时茂已是家喻户晓的影视演员。两人把电影拍摄过程搬上舞台重新解构,相继创作出小品《吃面条》《拍电影》《主角与配角》等。陈佩斯回忆,“那时候大家都在摸索,头几年小品没有稿子,都是我们俩你一句我一句地对台词,很多都是即兴的内容。”

  1986年,赵连甲和焦乃积创作了小品《自作自受》,并找来赵丽蓉、陈裕德搭档出演,但这两人根本搭不到一块儿去,此时陈佩斯进组,副导演袁德旺拿着本子就去找了陈佩斯。陈佩斯做了个假胡子,到“动批”服装市场观察路边卖羊肉串的小贩。最后《自作自受》更名为《卖羊肉串》亮相春晚。

  1989年,不满足既有表现手法的陈佩斯,创作了几乎无台词的小品《胡椒面》。1990年的《主角与配角》是导演黄一鹤当年力推的节目,但走上春晚也是一波三折。在陈佩斯看来,既然是让老百姓快乐过年,小品就不应该加入政治负担,他让自己扮演的叛徒反串演共产党员,这段情节遭到一批领导的反对,另一拨人却又力挺。在矛盾与争议中,这个节目摇摇晃晃被挤进春晚舞台,全国轰动,小品正式取代相声成为春晚的第一主角。陈佩斯和朱时茂也确立了两人的表演模式,一邪一正,一武一文。

  黄一鹤与陈佩斯、朱时茂都认为,《主角与配角》代表了这两人小品的最高水平,但陈佩斯个人更偏爱《胡椒面》这个“更纯粹表现人物的作品”。“就一两句台词,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人们对于听觉的需求,让观众专注于演员的表情,专注于角色的性格和行为。在这个小品里,两个人完全通过肢体、眼神和表演角色之间的摩擦,所以它的层面更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