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锵,咚咚锵,隆滴隆咚咚咚锵……”1月30日,雪后初晴。记者来到怀远县常坟镇综合文化站,远远就听见锣鼓喧天。走近一看,只见一楼练功房内四十多个孩子翻腾着、跳跃着、欢笑着,他们正在排练花鼓灯舞蹈《大河湾的孩子们》。
“小学生刚放假,中学生才考完。大家都把文化站当作了‘灯班子’,一有时间就来练功。”身为“班主”的文化站副站长马彩娣,正和丈夫王军、婆婆常丽华,老艺人常谦德、常焕昌,给孩子们指导动作。
马彩娣口中的“灯班子”已有四五十年历史,凝聚了她和婆婆两代人的心血。了解花鼓灯历史的人都知道,花鼓灯自宋代起源于常坟。到了明清,常坟镇已是远近闻名的“灯窝子”。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花鼓灯艺术,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扶持。 1953年,常坟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民间艺术的代表,参加了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调演。常丽华在舞蹈《新媳妇挑塘》中饰演“小兰花”,受到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过去,农村普遍存在‘好女不玩灯’的偏见。回到常坟以后,起初我只打算带着自己的四个孩子练练功,没想到附近的乡亲都把孩子送来了。 ”常丽华告诉记者。就这样,常丽华和同是戏曲演员的丈夫共同支撑起一个松散型的“灯班子”。 1990年,丈夫不幸离世,常丽华受到不小的打击。此时,已在滁州扬剧界小有名气的马彩娣毅然决定跟随丈夫回乡照顾婆婆。“常谦德老师唱灯歌,我就跟着记。婆婆教孩子,我也跟着学。 ”从此,扬剧演员出身的马彩娣接下了婆婆的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