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思明区区长黄乔生:今年将着力打造三大重镇

来源:厦门日报
2015-02-11 09:55:23

  【核心词 民生保障】

  黄乔生表示:“我们将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让广大群众共享科学发展成果。”

  从教育到医疗卫生,从文化体育到社会保障,以民生为重的情怀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样得到充分的体现。

  使群众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这是黄乔生民生工作的目标。他说,2015年,思明区将用好“园梦”创业基金,推进民企“创二代”带动贫困青年创业,完善智能居家养老、老人日托中心等平台,加快源泉山庄老年公寓二期、老年活动中心建设,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健全困难群众帮扶救助机制,深化“民生110”、安康基金”、“圆梦”助学等项目。

  其中,“园梦”创业基金近期就将启动,用于帮扶困难家庭孩子的创业。而公益早教服务,在今年将有较大突破。黄乔生说,“公益早教服务今年将形成普惠制的公共政策,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公平教育。”

  【亮点】

  集中力量为民办实事

  2013年底,思明区委区政府研究确定了2014年思明区为民办实事项目12项。一年来,思明区认真落实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围绕加快转型发展、全力建设幸福思明行动计划的要求,集中力量做好为民办实事项目,取得良好成效。

  这些项目涉及教育卫生、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方面,都是群众关注的民生焦点。目前,12个项目中8项已全部完成,3项基本完成,1项继续办理。

  提升民生服务与保障

  开展公益早教服务。开展社区公益早教活动140多次,惠及2-3岁儿童2468人。建立早教指导服务中心微信平台,为家长及时提供科学育儿信息。同时,由思明国有投资控股集团设立思明早教投资有限公司。

  设立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辅导站于2014年3月11日开始改建,6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全年开展进社区、进学校及心理辅导等活动40多场,为未成年人人格健全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建设健康小屋。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身高体重、血压等健康自测。完成全区27个健康小屋设备招标采购、场所装修、设备安装调试和人员培训等工作。

  设置“马路天使”驿站。全年完成20座马路天使驿站建设,其中新建7座,改造提升原有爱心服务点及道班房13个。

  提升改造基础设施

  修缮疏通老城区排水设施。在雨季来临前,完成全区134公里雨水管道的疏通清淤工作。对局口街横巷、南田巷、思东横巷管道进行改造,修缮疏通后滨路、湖明路易积涝地带的雨水井、下水管道,有效解决汛期低洼地带雨水积涝问题。

  开展城中村提升行动。完成19个“村改居”社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造面积1.5万平方米。8个“村改居”社区保洁权全部由区环卫处承接,安装34座地埋式垃圾箱,增加2000个大容量垃圾屋,购置22辆配套垃圾收集车辆等相关设施设备。

  整治提升鼓浪屿环境。整治黄家渡、种德宫周边环境,完成永春路、泉州路、内厝澳路改造工程方案设计,安装指示牌112个、导览图35个。基本完成配套地下管网提升改造规划,结合今后道路街巷改造逐步实施。优化全岛垃圾收集转运体系提升方案,安装100组新式果皮箱,增派1部道路清扫车、10部后三轮电动车,提升保洁质量。

  改造老旧居民小区。经市建设局和相关部门现场勘察,2014年6月初确定外贸新村、小学路35号、湖滨北路115号、湖光路小区、图强路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并由市里下达改造任务。目前已全部完成。

  改造提升农贸市场。经实地调查和审核,确定将文塔、石亭、大学路3家农贸市场列入改造提升项目,按50%比例予以资金补助。目前,文塔、石亭农贸市场改造全部完工;大学路农贸市场改造预计于2015年2月中旬完成。

  改善城区人居环境

  建设街心小公园。全年建设鹭悦豪庭、天湖路、槟榔西里、黄厝社区门口等13个街心公园,目前已全部完成。

  创建“安静居住小区”。全年完成嘉盛豪园E组团、华林紫薇、明发海景苑等10个小区噪声显示屏的安装并通过验收。噪声监测系统运转良好,可监测各小区的实时噪声值,并对异常现象及时进行调查解决。

  改造部分健身步道系统。狐尾山、鸿山至万石山、金榜公园、铁路文化公园、东坪山(大厝山)、狮山、曾山7条健身步道已基本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