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思明区区长黄乔生:今年将着力打造三大重镇

来源:厦门日报
2015-02-11 09:55:23

  【同步】

  代表委员“点赞”思明

  “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总体感觉思明区政府班子是很拼的,讲的都是大白话、大实话,谋划的更是现代化、国际化,体现了新常态下的新思路、新作为、新境界,展现了本届政府务实上进、负责任、敢担当的精神。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思明区政府班子好好地点赞。”思明区人大代表陈添进用了当下的流行语对思明区《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点评。

  昨日,在思明区召开的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组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1、关于产业转型

  “走出去”建“飞地经济区”

  主动融入福建自贸园区建设、打造国际一流发展环境、构建“1+6”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三大产业重镇……《政府工作报告》勾勒了改革发展的新蓝图,加快产业转型、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诉求跃然纸上。

  陈铁铭代表建议,要积极应对自贸区建设,通过政策来弥补未设在思明区域,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吴成灶代表建议,要加大企业服务,多研究出台自贸区政策;帮助推动企业上市、融资融建,扩大企业资本。

  许木杰委员认为,厦门自贸园区的建设,是为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做铺垫,建议思明区“走出去”,到马来西亚建设“飞地经济区”,借助厦大校区解决人才问题,并充分利用当地低廉的土地和人工,消化企业库存。

  2、关于城市转型

  加大扶持投入,推进资源整合

  代表委员分组审议和讨论。

  如何让城市的美丽与发展和谐共赢?

  徐笃标代表建议,生态文明建设要精细化,注重解决间区道路上的“僵尸车”,针对小区门口的个体废品回收店要进行综合整治和规范管理。林曦代表建议,要建立和推广对居住集中区、公园、广场等进行空气质量监控。

  张世标代表说,为应对电商对传统业态的挑战,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抓紧推动城区空间资源的合理整合,促进中山路等商圈业态的有机更新。

  杨志勇、吕英明委员认为,本届政协委员围绕区委区政府思路,对思明区发展旅游业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推出了街巷文化游、佛教之旅等,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在佛教之旅建设方面可以借鉴台湾慈济文化的经营,打造思明区自己的品牌。

  陈和钦、高凌晖委员建议,思明区要结合实际情况提早介入市里“多规合一”,先行一步,打造老城区街巷文化游要和危旧房改造相结合,预制板房的改造也要大力推动,同时针对夜间摆摊经营的小贩,应疏导结合,寻找合适场所供他们规范经营。

  3、关于社会转型

  更加注重百姓身心健康

  《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民生“脉搏”,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倍感振奋。

  “群众最大的民生就是健康。”林海南委员肯定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健康方面的内容,建议通过倡导生活方式的改变、开展家庭医生指导,提倡预防为主的观念,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陈慧敏委员建议,思明区要加大对名医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大力宣传社区医院的名医,把病人引导到社区去看病,而不是单纯地去取药,不要让社区医生成为“发药人”。同时要让体检个性化,让百姓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体检套餐,让体检产业真正为百姓服务。

  “经济增速可以适当放慢,但是民生投入要加快、加大。”陈垂康代表说,政府要和社会组织联手共同关注社区小孩,多创办类似“四点钟课堂”的公益机构,解决社区中青少年儿童放学后无人照看的问题。记者 吴晓菁 图/记者 王协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