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三人谈:“抢红包”是否在改变你的生活?

来源:常州日报
2015-02-25 14:37:59

  二、红包是为了盈利?

  主持人:我们支付方式的变化因何而起?

  李雄伟:比较显著的一次支付方式变化是刷卡支付。这种习惯并非是由于POS机的出现而兴起,而是由于信用卡的发行而被推动起来。1986年10月份,中国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了“长城信用卡”,“长城卡”成为第一张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信用卡,开启了国内信用卡支付时代。信用卡用户发现,他们可以借银行的资金提前消费,还有最长50多天的免息期,自己的钱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做理财收益。而且,作为回馈,刷信用卡获得的积分还可以换取其他商品。此外,在一段时间里,刷卡消费与现在的移动支付一样,也是一种时尚,被年轻人追捧。

  陈轶:刷卡支付,或者是现金支付还都是线下支付。重大的变革应该是网络支付。从本质上看,移动支付也只是网络支付为了方便线下支付的转移。通过网络的转账汇款不算是普遍意义的支付方式,应该是从淘宝兴起后,消费支付方式才有了线上与线下的区别。

  主持人:你如何看待这些“抢红包”运营方的优惠政策?

  潘晓鸣:我始终不明白,这些“抢红包”的发起者这么烧钱是为了什么?他们根本就是在冒险,万一资金跟不上,优惠减少了,肯定会被很多用户抛弃,最后还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陈轶:话不尽然,就如之前打车软件的“烧钱”大战,一些原本没有打车习惯的人,在没有优惠之后或许会放弃这样的出行方式,但是,原本就有打车习惯的人,他们因此而打车更便捷,支付更方便,依旧会坚持使用。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些打车软件粘合了大批用户,形成了积聚效应,这样的开放型端口,自然而然地可以挖掘出新的利润增长点,比如其他一些移动支付项目,还可以用于投放广告等。

  主持人:各种支付方式存在的情况下,商家更倾向于使用哪种支付方式?

  陈轶:作为商家,最朴实的想法就是盈利。哪种支付方式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并且能带来更多的利润,他们就倾向于哪种方式。其实,作为普通商家,他们更希望是现金支付。因为无论是信用卡支付、网络支付,还是移动支付,都存在扣率的问题。扣率对于商家而言就是成本。

  潘晓鸣:这些成本终究还是会转嫁给消费者。当然,也可能是商家买单,无形中也要增加商家的成本。因此,如果存在费用,那么选择这些支付方式,就要看商家的态度及经营类型。

  李雄伟:支付宝发展初始阶段,比如说PC端,转账汇款不需要收费,现在也开始收费。目前为了刺激移动端支付,又开始针对手机客户端转账汇款免费。可以预见,手机移动端也不可能永远免费,当客户数量达到足够规模的时候,这些运营商终究透露出盈利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