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时事故死亡人数最多
解析:每天有两个交通高峰,一是早高峰7:30-8:30,二是晚高峰17:30至19:00。早高峰时,大家都休息了一晚,是一天中精力最充沛、最集中的时段,虽然车流量较大,但是事故相对较少。到了晚高峰,大家都忙碌了一天,会感觉到身心疲乏,加之晚高峰时临近傍晚,光线暗淡,这样的状况会从晚高峰一直持续到22时。由此,也就会造成每天18-22时事故死亡人数最多。22时以后,路上车辆渐少,事故总量也会显著下降。
交警提醒:夜晚行车时,注意两点:一是正确使用灯光,除非是在野外或是空旷无人的路段,否则不能使用远光灯,因为远光灯会导致对向行驶司机什么也看不清,极易发生碰撞事故;二是尽量减速慢行,夜间视线较差,一旦超速行驶,遇到突然出现行人、自行车等突发险情时,难以有效采取避险措施。
20年以上驾龄司机单起事故死亡率最高
解析:20年以上驾龄都是老司机,驾驶经验可谓非常丰富,但是正所谓“艺高人胆大”,各种危险的驾驶行为往往也发生在老司机身上,比如双手同时离开方向盘、一边喝水一边驾驶、突然加速和紧急刹车、强超强会等。由此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也就相对较多,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就是车毁人亡的大事,成为死亡率最高的群体。相反,驾龄短一点的司机,虽然经验不足,但是胆子也小,剐剐蹭蹭事故较多,但是危险都不大,不至于丢掉性命。
交警提醒:20年以上驾龄的老司机,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以为经历多见识广就掉以轻心,更应时刻保持警惕,提高注意力,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做一名文明驾驶人。
行人和非机动车事故老年人是最大受害群体
解析:老年人行动迟缓,部分人听力下降,部分驾驶人遇到老年人时不是礼让,而是鸣笛催促或是绕行抢行,而老年人往往躲避不及,就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受到伤害。
交警提醒:老年人过马路时,最好选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在斑马线上行走;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避免横穿马路;横穿马路时,如果行动不便,可以就近向交警、交通协管员或是年轻人求助。机动车驾驶人遇到单独过马路的老年人时,一定不要鸣笛催促,而是要减速礼让,先让老年人过去,自己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