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啥补啥,非正路也
传统文化作为一个综合概念,各个元素往往整合在一起。以辅导班的模式,如果将传统文化的元素肢解开来,普及和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就会打上折扣。
今年寒假,形形色色的课外辅导班依旧是“香饽饽”。与往年不同的是,数学、作文等传统项目有了“没落”的迹象,唐诗宋词、书画等传统文化项目渐趋升温。在欣喜于传统文化重回大众视野的同时,一个潜在的疑问产生了:当传统文化与辅导班结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辅导班能否让学生真正懂文化?
细读有关报道,可以发现这一轮辅导班的转折,其背后的关键原因与之前的变化别无二致——考试指挥棒变了,家长的思路就跟着变。报道中表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5年义务教育入学工作的意见》正式下发,并将于3月8日正式实施。与去年最大的不同,今年“小升初”在特长生招生方面明确将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倾斜。由此看来,一些家长重视培养子女的传统文化素养,最直接因素是考试要考到了,传统文化变得“有用了”。任何东西只要能转化为分数,就能引发唯分数论者的极大兴趣,传统文化在辅导班市场的升值自然不在话下。
撇开考试指挥棒的前提不说,传统文化被家长们所重视,是否真的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传统文化素养?目前还不能妄下结论。在之前数学、作文培训鼎盛之时,参加培训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真实的写作能力,是否有过真正的改变也值得质疑。此前和现在正在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改革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哪门重要补哪门,恨不得给孩子吃“十全大补丸”的填鸭式教育,在根本上是行不通的。
其实,不管是语文、数学、外语等传统辅导项目,还是新兴的唐诗宋词、书画等传统文化项目,它们被列入考试项目中,不是让学生做一些给出上句填下句、解释诗歌主题思想的题目。这些都不难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可文化有哪门子的“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培育基本的素养,成为有文化底蕴的公民。
传统文化作为一个综合概念,各个元素往往整合在一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歌中有词。以辅导班的模式,如果将传统文化的元素肢解开来,普及和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就会打上折扣。
传统文化同样应该活跃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过年期间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就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动体现。在年轻人中间普及传统文化,更重要的就是让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延续生命,让沉睡了的文化因子复活过来。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要当传统文化的研究者,不需要过度纠结在已经“死去”的文化中。这些年一些古典爱好者流行起穿汉服的风潮,作为一小部分人的爱好,穿汉服固然无可厚非,但从日常习惯来看,穿不那么方便的汉服就难免有点叶公好龙了。
传统文化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精髓。社会各界重拾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家长、教育者表达出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固然是一件好事。然而,文化不应当仅仅生活在试卷里,更不应当局限在辅导班的生硬授课中。指挥棒变化了,是给我们一个提醒,不仅要让孩子懂得表面的知识,也要让孩子们理解文化承载的生活方式,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王钟的 作者系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