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如何,水价几多?——透视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一周年四个社会关注点

作者:林晖、魏梦佳、宋晓东 来源:新华网
2015-12-12 09:33:00

   水价涨没涨?有的“按兵不动” 有的酝酿提价

  在通水之初,社会各界对千里调水的成本特别是水价问题十分关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主干渠刚通水一年,部分地区配套工程仍在建设中,用水情况不一,目前很多受水区的水价还未变化,但也有部分地区正在酝酿提价。

  “我们水厂现在全部用的都是南水北调水,取水价格是每方0.74元,比原来用当地水的成本贵了些,但还能接受。”河南许昌周庄水厂厂长庞军伟介绍,目前,许昌当地居民水价暂未调整。

  在北京,自2014年5月1日起执行阶梯水价,目前第一阶梯水价为5元/立方米,南水进京后尚未进一步调整。

  在河南郑州,自2016年1月1日起将实施新水价方案,居民生活用水水价将从原来的2.4元/立方米上调为3.90元/立方米(第一阶梯水价)。

  记者了解到,南水北调受水区用户终端水价是由受水区多水源的综合成本(含南水北调水价)、自来水厂加工和运营成本、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等构成,南水北调水价仅是水源成本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程度较低。据测算,受水区按最终用水价支付的用水费用,占居民消费总支出比重不会超过2%,仍然在居民可承受能力范围之内。

   社会效益怎么样?地下水位“止跌” 河湖水质改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仅是沿线人民的“大水缸”,也对遏制沿线地下水超采、促进生态环境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中线工程通水以来,北京向运行中的地下水水源地补充南水,重点回补了多年来超采严重的密云、怀柔、顺义水源地,遏制了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今年9月,北京水务局对外公布,16年来地下水水位首次出现回升。1至8月份北京市减少地下水开采7200万立方米,9月份开始应急水源地地下水日开采量压减26.5万立方米。同时,城区自备井置换工作正式启动,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6550眼自备井的置换。

  在河南,为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效益,河南省在南水北调供水范围内,严格压采地下水,多用南水北调水。目前,新野二水厂等15座水厂水源已由开采地下水置换为南水北调水,邓州市等14座城市地下水水源得到涵养,地下水位得到不同程度提升。

  天津市由于深层地下水多年超采,通水时日尚短,据目前观测,仍不足以引起地下水位的明显回升。但南水进津后,城市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得到有效补给,替换出一部分引滦外调水和本地自产水。一年来,累计向景观河道补水3.93亿立方米,创历年环境补水量之最,极大地改善了城市水环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