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最后3.98万人的温暖】为青海省的最南端架线通电

来源:新华网青海频道 
2015-12-23 00:00:00

  

【为了最后3.98万人的温暖】为青海省的最南端架线通电

  

  施工难度大现场

  与恶劣的条件相抗衡

  “没有客服不了的困难,就看你想不想办法了。”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高海琳每天晚上都要将当天的工作作个总结,然后再研究下第二天的工作如何开展。在高海琳来看,此次通电工程虽然困难重重,但事在人为。

  “老乡,我跟您解释一下,我们要为你们通电,就是以后你们可以用电了……”在一处牧民家中,高海琳被一群牧民团团围住,从外围看不到他人在哪里,只能听到他扯开嗓门沟通的声音。囊谦地处藏区,这里很少有人懂汉语,沟通基本上靠比划,时间久了,牧民一个动作,他都能猜出个一二。同行的王永其更是在工作中,发明了自己特有的“藏普话”,蹩脚的藏语中夹杂着汉语,硬生生的当起了翻译。

  囊谦地区,南接横断山脉,北临高原主体,境内大小山脉纵横交错,峰峦重叠,唐古拉山四条并列的支脉以西北向东南的走向构成了总体倾斜的地形骨架,在这样一个地区,栽杆架线,跨河流,穿沟壑是再正常不过。据高海琳介绍,此次公司承建的玉树(囊谦)无电地区通电工程共29个项目,分别地处觉拉乡、着晓乡、毛庄乡、白扎乡、香达镇。距离较远不说,许多地方,根本无路可走。眼看着工程进了严冬,施工难度更大,为了将电杆运进去,高海琳他们决定先修路,等施工队修出一条简单的路,然后再运送电杆,到了连路都修不出的时候,人力就成了他们最后的保障。虽然辛苦,但他们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级杆塔立在这片土地上,让银丝顺利的穿梭在山水之间,让这里的家家户户亮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