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贵州丹寨扶贫:鸟笼里飞出金凤凰

中国台湾网梁行 2016-01-18 17:12:10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贵州丹寨扶贫:鸟笼里飞出金凤凰

卡拉村“鸟笼西施”汤晓春。(中国台湾网 梁行 摄)

中国台湾网1月17日北京讯 (记者 梁行) 1月15日,记者来到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这是一个苗族聚居且远近闻名的民族文化村,素以编制鸟笼驰名,呈现出家家编制鸟笼,户户都有鸟笼,人人都是艺人的场景。

寨子里一栋苗家吊脚楼下堆放着众多已编制好的精美鸟笼,一位身着苗族盛装的姑娘低头正制作鸟笼,吸引了众多记者的目光,大家纷纷称她为“鸟笼西施”。“鸟笼西施”名叫汤晓春,是2004年嫁到卡拉村。她介绍说,“‘卡拉’在苗语里是‘好’的意思。卡拉村做鸟笼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卡拉村鸟笼制作始于家庭生产,用竹子编制而成的手工艺品是卡拉苗族人民的绝活。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做鸟笼。以前因为交通不便,做出来的鸟笼只能供自己观赏,不能带来任何收入。”

近年来,政府修通了进村水泥路,还统一为卡拉村村民们盖起了漂亮的新吊脚房。并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业,村民纷纷开起了农家乐,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虽然有好多来的游客不养鸟,但很喜欢我们这个鸟笼,特别是上面雕刻有苗族的图腾,古朴亮丽,所以喜欢买回去做纪念品。此外全村成立了鸟笼协会,在网上销售鸟笼,远销日本以及欧美等地。顶级鸟笼能卖到3000元以上。现在收入提高了,生活变得更好了,小小鸟笼真的为卡拉村编制出了美好的生活。”汤晓春如是说。

“10年前的卡拉村,思想落后,观念守旧,人们生活十分贫困。”卡拉村村支书王玉和回忆说。经过10年的努力,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和“支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生产鸟笼,使之成为了卡拉村的“金饭碗”。目前,卡拉村共成立鸟笼制作合作社2个,社员达300余户,农户年均纯收入50335元,占家庭总收入的93.5%。鸟笼年产量达到10万只,光“淘宝网”上销售点就有6家,年产值约650万元。现在,卡拉村151户579人年均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全部实现脱贫摘冒。

在国务院提出精准扶贫思路后,贵州丹寨县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跟进的有系统、有章法、有规划的实践结果,实行“三精两准”打造新型滴灌式扶贫模式。“三精”,就是精心配强班子,精心选派干部,精心制定规划。“两准”,就是帮扶人员要准,帮扶措施要准。丹寨很多村寨,都通过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和生态养殖业,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卡拉村脱贫致富是全国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贫困有着深切的感悟,对于处在贫困中的人民有着最深切的感情。老乡能过上奔小康的幸福生活,是他心底最朴素的中国梦。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 杨舒文标签: 卡拉村 扶贫模式 网络媒体 走转改 三精
哈里与梅根亮相都柏林街头接受民众欢迎 伊斯坦布尔遭炸弹袭击 至少11死36伤(图)
北汽集团徐和谊:以大开放深融合迎接未来 促就业15条惠民生稳预期 前10月新增就业1200万
跟随电影去旅行:布拉格 在这里邂逅特工、寻找浪漫 papi酱获得1200万融资 看看国内外的网红是如何赚钱的?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鲁冰花”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在京正式启动

    详细>>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