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女子婚恋网求真爱遇已婚男 诉求精神损害赔偿被驳回

中国新闻网陈铜 王俊楠刘贤 2015-02-10 13:33:40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中新网重庆2月6日电 (陈铜王俊楠刘贤)路女士婚恋网上寻真爱,岂料误交已婚男,得知真相后告上法院。记者6日从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对该起人格权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路某诉请,维持原判。

路女士于2006年离婚。2012年10月,路女士通过国内某知名婚恋网认识了昵称为“诚诚”的何某。此后,双方通过QQ等交流甚欢,得知何某也“离异”,二人便于当年底,开始同居。

2013年3月,路女士偶然知晓何某并未离异,遂与其分手,并多次到何某所在单位反映。

2013年11月,何某被调至重庆江津工作,并与妻子离婚。当月,路女士又与何某同居生活至2014年1月。随后路女士将其告上法院。

法庭上,路女士称,何某恶意隐瞒已婚事实欺骗自己感情,造成身体和健康巨大伤害。请求判决何某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五万元。

一审法院认为,何某隐瞒已婚身份与路某交往同居,应受到道德的谴责。但路某没有证据证明具体损失,且在知晓何某已婚事实后,亦未合理的保护自己,仍继续和何某同居,自身有责,遂予驳回。

路女士不服一审判决,向重庆五中院提起上诉,要求何某书面赔礼道歉。

何某辩称,已经受到单位处分,并导致了离婚,不同意赔偿、道歉。

重庆五中院审理后认为,何某在未离婚的情况下,隐瞒已婚身份征婚并与路某交往同居,其行为给对方造成了一定感情伤害,但并未侵害其具体合法权益,故一审判决并无不当,应予维持。

法官解析称,随着社交网络的广泛便捷,越来越多青年男女将自己的婚恋交友投向婚恋网站,由此引发的纠纷甚至犯罪也日益增多。即便是国内某些知名婚恋网,也存在注册门槛低,信息审核难等问题,各种虚假信息充斥其间,如果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打着爱情之名,花言巧语,不仅骗钱骗色,还可能涉及暴力犯罪。目前,我国在网络婚恋交友方面尚无明确的法律约束,因此,网上婚恋,一定要小心谨慎,三思而后行。

编辑: 于姝楠标签: 驳回 精神损害赔偿 女子 一审判决 求真
哈里与梅根亮相都柏林街头接受民众欢迎 伊斯坦布尔遭炸弹袭击 至少11死36伤(图)
北汽集团徐和谊:以大开放深融合迎接未来 促就业15条惠民生稳预期 前10月新增就业1200万
跟随电影去旅行:布拉格 在这里邂逅特工、寻找浪漫 papi酱获得1200万融资 看看国内外的网红是如何赚钱的?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鲁冰花”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在京正式启动

    详细>>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