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中国频道  >  时政滚动

全国多家景区门票9月集体涨价 别让票价阻碍旅行的脚步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如何走出门票经济怪圈?

   专家吁向产业经济转型

  从根本上来看,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认为,一些景区因其旅游资源的不可替代性而形成了天然垄断,这些景区之所以频频涨价,其中,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景区发展产业比较单一、对门票经济的依赖是重要原因。

  刘思敏,一般来讲,门票花销约占消费者旅游消费的10%左右,因此,地方政府要适当跨越“门票经济”的低级发展阶段,把旅游产业链做长,把旅游产业做大,通过优化游客情景体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从中获取更大的整体效益。

  “要把门票带来的收益贡献下降到比较次要的位置,才能缓解景区门票涨价的冲动。”刘思敏说,地方政府不应向门票涨价抱以过多诉求,反而可以采取景区门票降价甚至免票手段,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而向树立地区品牌、升级经济体系、发展关联产业等转化,比如杭州市采取的西湖免票举措经验就可以借鉴。

  “长期以来,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一直是‘以门票经济打天下’。”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王衍曾表示,要拉动旅游消费总量,必须打破传统发展模式、改变旅游增长方式。未来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应该把吃、住、行、娱乐、购物和交通6个要素充分利用起来,将“门票经济”转变成“产业经济”。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过度依赖“门票经济”一定程度上阻碍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降低景区门票或免门票,不一定会减少旅游收入,还可能拉动旅行社、酒店、餐饮业、交通等相关产业收入的增长。

   【景区转型案例】

全国多家景区门票9月集体涨价 别让票价阻碍旅行的脚步

  西湖自2003年开始实行免费,数据显示,景区每年因此直接减少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公园免费带动了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通过拍卖、出租或承包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权等市场化手段,不仅抵补了损失的门票收入,而且使景区管理部门增收逾亿元,带动了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祈祷 扭转
谁说汇率不关我们事:澳元下挫留学成本打折扣 亚航客机失联令国际航空业遭受重创
豪门贵妇金喜善上海写真 慵懒卷发展风情 詹妮弗·洛佩兹奢华写真 红唇妖艳电眼迷离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专题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详细>>

      热烈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

      详细>>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乌镇召开。

      详细>>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圆梦北京之《片警故事》

        详细>>

        圆梦北京之《陌生的兄弟》

        详细>>

        圆梦北京之《京味传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