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产品 借力网络出“深闺”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通过互联网和现代物流,绿色农产品或许找到一条发展新思路,生态环境的价值也将愈加突出
最近有点烦,在山东的姐姐一直希望我给她再多“淘”几瓶蜂蜜。要是普通蜂蜜还好,关键这蜂蜜有点不一般:一要确保没掺假,二要确保没污染,三必须是野生蜜蜂采旳。
姐姐说:“逢年过节送亲友礼品,还是特色生态健康食品最合适。你在云南,没雾霾无污染,要绿色健康的不找你找谁?”
野生蜂蜜算上运费每瓶百元出头,价格比普通蜂蜜翻了不止一番,可姐姐还是连声说“实惠”,让我再买。可是致电怒江州通过卖野生蜂蜜筹集公益资金的张晓东,他也犯了难:“野生蜜蜂都过冬去了,要买最早也得等到明年。”
物以稀为贵。这两年云南旅游越来越火,跟日益稀缺的良好生态不无关系。实际上,云南受益于良好生态的产业不仅仅是旅游,还有高原特色农业。
蜂蜜本身不稀缺,但一提“野生”便成了稀缺品;茶叶种类不少,但如果是从不施肥、不打农药的古树茶便奇货可居。昆明呈贡的鲜花、保山昌宁的古树茶、楚雄南华的野生菌、大理漾濞的核桃、丽江的玛卡、文山的三七,云南几乎个个县市都有自己的拳头农产品。
可光有产品还不够,产品只有进入市场进行交换才成为商品。原来云南不少物产受信息等因素的制约“躲在深闺人未识”,随着近几年网络的发展,偏远地区的农产品有更多机会展现在消费者面前。
运输也是个难题。农产品本身是纯天然的,可如果光运输就要十天半个月,变没变质都难说,更难卖出好价钱。好在这几年国家加大对边远农村地区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加上物流产业的发展,即便是云南最偏远山区的产品,如今三五天时间也能够送到东部城市的消费者手中。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纯天然农产品存在一定的瓶颈,而互联网经济或许能促进这些难题的解决。例如供需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过高,而通过网络定制、好友推荐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再如纯天然农产品和施肥洒药的农产品不易辨识,而小众市场可以通过好友推荐、微店等相应的信誉机制,形成相对稳定的供需圈子和产品质量保证机制。
许多人认为,与工业发展的投入产出不同,生态环境的价值不太容易体现在经济方面。而通过互联网和现代物流,绿色农产品或许找到一条发展新思路,生态环境的价值也将愈加突出。(杨文明)
让新闻有深度,让思想有温度,新华网微信公号(微信号:newsxinhua)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扫一扫,打开世界新大门!
热门推荐
更多>香港商场再次发生围堵内地旅客事件(组图)
图片故事:忙碌的亲情守望
我们的“春运影集”
“体育公园”变身高尔夫球场,会员费逾140万元--上海郊区高尔夫球场违规建设调查
拾荒老人连续7年喂养成群残疾红嘴鸥
习近平夜游西安古城墙 向市民微笑挥手
26岁乌克兰女孩扮熊猫向中国小伙求婚
山东菏泽举行“保春运平安行” 假牌套牌集中销毁行动
林建华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福建一老年环卫工被撞身亡
男子用人民币铺鹊桥成功牵手女孩
大妈蹲地给乞讨男子喂面
北京:情人节将到 鲜花店红火
同性恋摄影获大奖
“KISS BOX-爱的剪影小屋”首次亮相杭州
吉林女孩挑战极限大秀雾凇钢管舞
北京石景山“迎春洋庙会”大年初一开幕
体坛金牌夫妻的甜蜜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