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纵论“一带一路”:造福各国 共享成果

作者:朱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8-11 15:09:20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国家级顶层战略。它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合作重点,力求探索经济增长之道,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开创地区新型合作。

2013年,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共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三年来,习近平在国内外各种场合就“一带一路”发表重要论述,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论渊源:古老丝路 共同见证

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时表示。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的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中强调。

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

——2014年6月5日,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演讲时强调。

论机遇:关键时期 共同发展

未来10年,对中阿双方都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我们为此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着力点之一就是以更完善、更具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发展国际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的利益汇合、互利共赢。中东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动大调整,阿拉伯国家正在自主探索变革。实现民族振兴的共同使命和挑战,需要我们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不断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

——2014年6月5日,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演讲时强调

南亚地处“一带一路”海陆交汇之处,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和合作伙伴。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与“一带一路”关联紧密,进展顺利。两大走廊建设将有力促进有关国家经济增长,并为深化南亚区域合作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题为《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的重要演讲

波兰是欧洲的“十字路口”,也是“琥珀之路”和“丝绸之路”的交汇点。目前,有多条中欧班列途经波兰或以波兰为目的地。双方应该以签署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为基础,加紧完成两国规划纲要编制,充分梳理和筹备重大合作项目,争取早期收获。

——2016年6月17日,在对波兰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波兰《共和国报》发表题为《推动中波友谊航船全速前进》的署名文章

论宗旨:造福各国 共享成果

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时表示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以加强传统陆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实现经济共荣、贸易互补、民心相通。中国希望以“一带一路”为双翼,同南亚国家一道实现腾飞。

——2014年9月18日,习近平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上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演讲强调

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在新形势下扩大全方位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要致力于使更多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

——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题为《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的重要演讲中指出

论原则:共商共建 开放包容

“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在海南博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

中国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得到沿线国家广泛认同。

——2016年7月26日,在2016“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召开之际,习近平发贺信说

我们以共商、共建、共享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指引,以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为合作目标,得到沿线国家广泛认同。

——2016年6月22日,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发表题为《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的重要演讲

论方略:互联互通 共同开发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

——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丝路基金是开放的,可以根据地区、行业或者项目类型设立子基金,欢迎亚洲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

——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的讲话中表示

我们支持二十国集团成立全球基础设施中心,支持世界银行成立全球基础设施基金,并将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途径,为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作出贡献。

——2014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作的题为《推动创新发展 实现联动增长》的发言中谈到

论成效:局面喜人 共同梦想

双方签署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匈塞铁路、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E763高速公路、科斯托拉茨电站改扩建、河北钢铁集团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落地,形成了两国大项目合作整体推进的喜人局面,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在中东欧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6年6月16日,在对塞尔维亚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塞尔维亚《政治报》和新南斯拉夫通讯社发表题为《永远的朋友 真诚的伙伴》的署名文章

  2015年,中乌双边贸易额35亿美元,是建交初期的70多倍,中国连续3年成为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4条管线全部过境乌兹别克斯坦。双方今年2月建成了中亚第一长隧道“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成为连接中国和中亚交通走廊的新枢纽。双方都支持修建中吉乌铁路,愿同有关国家共同推动商谈工作。双方共同实施了轮胎厂、聚氯乙烯厂、碱厂项目,开展了棉花加工合作,落户中乌工业园的瓷砖、智能手机、制革、制鞋项目已经初具规模。可以说,双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已经取得重要早期收获。

——2016年6月21日,在对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和“扎洪”通讯社网站发表题为《谱写中乌友好新华章》的署名文章

截至目前,共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方制定出台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并同30多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广,“一带一路”建设逐渐成为沿线各国人民共同的梦想。

——2016年6月22日,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发表题为《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的重要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