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直面各种问题,王毅外长记者会传递中国信心

作者:杨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3-08 13:41:59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过去一年,国际形势乱变交织,“黑天鹅”现象层出不穷。

在全球治理变局中引领方向,在国际形势乱象中把握大局,在激烈复杂博弈中维护利益,在世界经济转型中倾力发展,中国外交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也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篇章。

在3月8日记者会中,不避讳不躲闪,王毅外长直面各种问题,向世界传递出浓浓的大国自信。

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方案”惠及世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王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再过两个月,我们将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据目前统计,有20多位国家元首和首脑、50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100多位部长级代表以及总共120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和各个地区的嘉宾,将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就牵连起了亚太、欧洲、非洲等多个经济圈,开创了互利共赢、非零和博弈的新模式。

“独行快,众行远”。

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响应,中国先后和沿线国家签订了将近50份的政府之间的合作协议和70多份包括一些国际组织在内的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议。

经过共商,借助“一带一路”推动共建了一批标志性的合作工程,如印尼雅万高铁,匈塞铁路,中国和老挝之间的中老铁路等等。

“一带一路”建设“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核心价值理念越来越被沿线国家和人民所共识,“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也越来越被沿线国家各方面所认同。

联合国大会、安理会、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等有关决议或文件都纳入或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内容。

“一带一路”今年还将有哪些成果、如何通过互利合作提高各国人民生活水平,这也是世界媒体瞩目中国两会的一个关键要素所在。在李克强总理所作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就5次提到“一带一路”,回顾过去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5月,中国将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届时,除了领导人出席的圆桌峰会以外,还会有一个更大范围的高级别会议,以及围绕“五通”,也就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要平行召开6场主题会议。

北京将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一带一路”也将继续成为世界热议的话题。

共筑“命运共同体”,“中国智慧”造福人类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从区域性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领导人一次次阐述这一理念,呼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王毅强调:去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今年又恰逢东盟成立50周年。25年是银婚,50年是金婚。对地区合作来说,这两年是“双喜临门”,要两好并一好,好上加好。我们将支持菲律宾履行好东盟轮值主席国职责,助力东盟推进共同体建设。

我们愿做大互利共赢的蛋糕,深化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成果尽快落地,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尽早结束;

我们愿拉紧人民友谊的纽带,共同办好“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努力实现2020年双方人员往来3000万人次,将人文合作打造成为双方关系的新支柱;

我们愿提升澜湄合作的水平,加快完成45个已经确定的早期收获项目,启动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申报。

上述桩桩件件都有助于推动澜湄合作成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一块金字招牌,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进地区一体化进程发挥更大作用。

“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向前不断推进,不同国家和地区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国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为了找到利益支点,以共同发展让更多人共享美好未来。

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其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首次被写入决议中。

“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这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能够写入联合国决议的根本所在。

联合国决议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出“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得到广大会员国普遍认同,也凸显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中国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领头雁,中国的发展会为世界经济复苏创造更多机遇。

去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首次形成全球多边投资规则框架。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利马会议上,中国推动会议通过《亚太自贸区利马宣言》。如此尽皆凸显出中国的大国担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信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载体,世界各国携手共克时艰、通力谋求发展,必将在互利共赢中找到利益支点,以共同发展让更多人民共享世界美好未来。

共享经济红利,“中国力量”带动全球

“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

王毅表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不管世界经济如何冷暖,中国支持非洲的力度都不会减弱。中方宣布的600亿美元资金支持已经落实或者作出安排将近50%。

针对非洲的发展需求,中国对非合作正在呈现三个新的变化:一是政府主导逐渐向市场运作转型。二是商品贸易逐渐向产能合作升级。三是工程承包逐渐向投资运营迈进。这三个新变化将为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和机遇。

世界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继续发展也需要世界。

“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

按照2010年美元不变价计算,中国经济“十二五”期间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已达30.5%,跃居全球第一。

面对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负责任的中国一直在推动各国树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努力形成合作共赢格局。

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中国经济传递出增速趋稳、质量趋优的信号。国际工会组织秘书长菲利普•詹宁斯就曾表示:“在我看来,随着中国改革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增长还拥有很大空间,将会持续下去。”

世界银行预测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经济实际增速将为2.7%,高于2016年的2.3%,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将迎来复苏,有望拉动全球经济的增长。

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狄伯杰表示: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7%,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3.2%,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这一数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研究院教授李远也曾表示,目前世界经济复苏曲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领头雁,中国的发展会为世界经济复苏创造更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