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平:慷慨赴死的秋瑾式女英雄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1941年3月起,林心平任金坛、溧阳、宜兴、武进、丹阳五县抗日联合政府文教科科长。瞻仰烈士遗像,水头一小校长黄象春满怀崇敬之情。

林心平:慷慨赴死的秋瑾式女英雄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2019-01-27 17: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杭州1月27日电(记者王俊禄)英雄已逝,精神永存。每遇清明节等重要节日,浙江平阳各地学校师生都会走进位于水头镇水头一小的“心平园”,去瞻仰牺牲时年仅23岁的抗日女战士——林心平。

来到心平园,只见一排桂花树下立着林心平烈士的铜像,总高2.3米,从上至下分为黄铜胸像、青石承台和三级米色花岗岩火烧石底座三部分,底座最下一级前后宽1919毫米,左右长1942毫米,分别代表林心平出生和牺牲的年份,而总高2.3米表明烈士以23岁的花季年华献身于抗日战场。

林心平,原名梁玉。1919年2月出生,浙江平阳人,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8月参加革命,在上海从事地下交通工作。全面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机要秘书。1937年11月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先后在中共中央长江局、中共浙江省金华特委从事统战工作。1939年秋任新四军第一支队文工团副团长。同年冬到溧阳新昌协助开辟新区工作。以办夜校的形式,宣传、发动群众,组织贫农小组、妇抗会、青抗团,并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

1941年3月起,林心平任金坛、溧阳、宜兴、武进、丹阳五县抗日联合政府文教科科长。同年夏,国民党保安第9旅投降日军后,进驻长(荡湖)滆(湖)地区,袭击我抗日部队。为扩大抗日武装,分散敌人兵力,党组织决定由她兼任宜兴县官村区区长,负责开辟长滆东南边区的抗日武装斗争。经数月工作,将张河港大河抗日游击区扩展到滆湖南岸的新桥一带。

1942年6月林心平不幸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同年7月,在江苏省金坛县官林小学被日军杀害。遗体被敌人毁尸灭迹,尸骨无存。

瞻仰烈士遗像,水头一小校长黄象春满怀崇敬之情。他说,林心平烈士是一位秋瑾式的女英雄。她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异彩绽放,是我们水头的骄傲,是平阳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她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编辑:胡碧霞

点击查看全文

评论

(王俊禄)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