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生物多样性保护势在必行,与中国合作大有可为。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5月20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美国政府近期宣布对贸易伙伴加征高额进口关税,意在迫使外国制造商将生产线迁至美国。然而,从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厂的亏损情况来看,这条路注定行不通。
美国康奈尔大学约翰逊商学院新兴市场研究所主任卢尔德·卡萨诺瓦、研究员安妮·米鲁5月20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崛起,其所展现的增长与转型势头令人瞩目。
今天是第15个“5·19中国旅游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娜塔莉娅·巴约纳5月19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凭借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先进的科技生态系统,中国正在促进旅游业蓬勃发展,进而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巴拿马共和国前环境部长埃米利奥·森普利斯5月14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森林与可再生能源等资源可谓至关重要。
巴西金砖国家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玛尔塔·费尔南德斯5月14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13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在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巴哈马无任所大使、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原教授吉尔伯特·莫里斯5月14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近年来一些西方媒体毫无根据地散布中国“衰退论”,但是这些论调根本经不起专业分析,应该受到系统性批判。
玻利维亚科学家、安第斯路国家科学技术组织主席兼创始人马尔克·卡贝罗5月13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于13日在北京举行,聚焦科技合作等议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与中国同行 促万物共生 今年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生物多样性保护势在必行,与中国合作大有可为。
美加征关税促制造业回流?吉前总理:从台积电看行不通!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5月20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美国政府近期宣布对贸易伙伴加征高额进口关税,意在迫使外国制造商将生产线迁至美国。然而,从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厂的亏损情况来看,这条路注定行不通。
美国商学院专家感叹:“硬实力”和“软实力”,中国企业都有! 美国康奈尔大学约翰逊商学院新兴市场研究所主任卢尔德·卡萨诺瓦、研究员安妮·米鲁5月20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崛起,其所展现的增长与转型势头令人瞩目。
当文化遗产遇见现代科技,联合国高级官员点赞中国旅游发展密码 今天是第15个“5·19中国旅游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娜塔莉娅·巴约纳5月19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凭借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先进的科技生态系统,中国正在促进旅游业蓬勃发展,进而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巴拿马前环境部长:发达国家“气候债”拖欠,南南合作助力拉共体探索碳交易 巴拿马共和国前环境部长埃米利奥·森普利斯5月14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森林与可再生能源等资源可谓至关重要。
相知无远近!巴西专家:中拉万里为邻,共促多边主义 巴西金砖国家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玛尔塔·费尔南德斯5月14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13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在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巴哈马外交官:中国引领全球发展,“衰退论”可以歇歇了 巴哈马无任所大使、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原教授吉尔伯特·莫里斯5月14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近年来一些西方媒体毫无根据地散布中国“衰退论”,但是这些论调根本经不起专业分析,应该受到系统性批判。
玻利维亚科学家:促进中拉科技合作,打造这条“科技走廊”就对了! 玻利维亚科学家、安第斯路国家科学技术组织主席兼创始人马尔克·卡贝罗5月13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于13日在北京举行,聚焦科技合作等议题。
俄罗斯院士点赞!当全球贸易面临严峻挑战,中俄经贸在“双向奔赴” 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科学院中央经济数学研究所所长、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巴赫季津·阿尔伯特5月8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扎实推进,给其他合作伙伴树立了良好榜样。
瑞士经济学家:应对美国关税战,中欧应携手重振多边主义 瑞士世界贸易研究院总裁、伯尔尼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约瑟夫·弗朗西斯5月7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2025年,中欧迎来建交50周年。随着贸易政策和国际合作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中欧需要开辟新的合作路径。
纪念建交50周年,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带你挖掘中欧合作机遇 今年5月6日,中欧迎来建交50周年纪念日。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Jens Eskelund)5月7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欧合作符合双方利益,未来大有可为。
西班牙前外交大臣:五十年风雨兼程,中欧合作以史为鉴再出发 西班牙前外交大臣、巴黎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阿兰查·冈萨雷斯5月6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中欧合作新篇章。建交50年来,中欧合作势头向好,前景广阔。
中欧建交五十周年,斯洛文尼亚前总统称这对当前世界至关重要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博鲁特·帕霍尔5月6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今年5月6日是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纪念日,这对于中欧乃至全世界而言都是重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