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前大臣给中欧合作划重点:气候、金融、基建都是亮点

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教授米格尔·塞瓦斯蒂安7月25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在美国挑起关税战的背景下,中国与欧盟深化经贸合作具有重大意义。24日举行的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可谓正当其时,将为中欧合作开启新篇章。

西班牙前大臣给中欧合作划重点:气候、金融、基建都是亮点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5 20: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教授米格尔·塞瓦斯蒂安7月25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在美国挑起关税战的背景下,中国与欧盟深化经贸合作具有重大意义。24日举行的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可谓正当其时,将为中欧合作开启新篇章。

漫画作者:中国日报 金鼎

中欧深化经贸合作意义重大

这位西班牙前工业、贸易与旅游大臣在文章中指出,建交50年来,中欧政治与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中欧经济规模不是世界第一,却都是全球贸易的最重要参与者。

在全球货物贸易中,中国占据领先地位,2024年货物贸易规模突破6万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拥有27个成员国的欧盟。

在美国政府对世界各国发动关税战的背景下,中欧若能构建一个大型自由贸易区,其他被拖入关税战的经济体或许也会加入其中,那么美国实际上将一无所获。

值得一提的是,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关税战不同,如今的这场冲突不是各国相互对抗,而是美国单方面对其他国家挑起的。有鉴于此,合理的应对措施是中欧首先协调一致,然后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对美国采取行动。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欧盟打造的“全球门户”计划都有助于拓展贸易渠道,两者可以相辅相成。鉴于包括葡萄牙和希腊在内的150多个国家已经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欧盟不应该对该倡议产生疑虑。

中欧合作前景广阔

文章进一步表示,除贸易外,中欧在投资领域也开展了诸多合作。双方至少可以在三个地区取得丰硕的合作成果:一是东亚和澳大利亚,中国在该地区发挥着显著的引领作用;二是拉丁美洲,中国正在加强与拉美国家的合作,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在拉美的服务业中也占据一席之地;三是非洲,该地区与欧洲有着地理和历史渊源,而中国在非洲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绿色发展方面,欧洲欲在2050年前成为全球首个“气候中和”的大洲,而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若要如期达成目标,中欧需要在清洁能源、电动汽车和可持续农业领域共促创新。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电池生产中处于领先地位,而欧盟在绿色氢能和可持续建筑方面表现出色。双方可以共同加速全球能源转型,并创造大量绿色就业岗位。

此外,中国拥有高度活跃的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在人工智能和电子商务领域遥遥领先,而欧盟则拥有出众的数据保护框架、工业自动化和科学研究能力。这有利于双方在智能制造与工业4.0、人工智能和科技伦理、服务欠缺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芯片设计、精密机械和自动化以及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云计算等领域开展合作。

中欧还应共同完善囊括港口、铁路、工业园区和5G基础设施的物流网络,同时确保半导体、药品和关键原材料的战略供应。这种合作在汽车行业同样重要,主要涉及电池、充电基础设施、自动驾驶、传感器及相关技术。

除了制药、诊断、医疗设备和生物技术初创企业外,农业技术、食品加工和食品供应链等领域也蕴藏着巨大机遇。

尽管在地缘政治领域存在分歧,中欧仍在建交50周年之际迎来独特机遇。双方可以携手应对美国的关税战和保护主义政策等挑战,重塑经贸关系,共同构建区域和全球贸易投资新框架。

文章最后强调,期待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为中欧未来合作奠定基础,开创同上一个50年一样具有变革意义的新时代。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编辑:严玉洁 周凤梅 王辉 朱萍)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