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专家劳里·米吕维尔塔7月24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如今正在引领全球能源转型进程。
中国为世界能源转型作出贡献
文章指出,2024年,清洁能源产业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超过10%,创造了约1.9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据估算,中国企业出口了价值177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技术,并计划至少投资600亿美元在海外建造新工厂。这些工厂建成后,每年可创造1100亿美元的产出。
中国出口的太阳能光伏板、电动汽车和电池均物美价廉,为世界多国向清洁能源转型作出贡献,从中受益最大的是中东、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以及欧洲等地区。自2023年以来,中国已经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设备。
得益于中国制造商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与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太阳能成为具有成本优势的可靠能源,发展速度远超预期。巴基斯坦和南非等国就是典型的受益者。同样的,得益于电池的成本效益,电动车比燃油车更具吸引力。事实上,在新兴市场电动汽车新增销量中,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占据了75%的份额。
为落实《巴黎协定》的减排目标、满足新兴经济体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除中国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太阳能和风能的投资需要在2024年的基础上增加一倍以上。与此同时,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也需要在未来十年增长12倍。而这一切只能在中国制造业的支持下实现。
中国引领全球能源转型进程
文章进一步表示,为消除一些经济体对供应链安全的担忧,中国制造商应该同它们加强合作,同时提升供应链韧性,惠及有关各方。凭借清洁能源制造业的规模和成本优势,中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在全球清洁能源领域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中国有充分的理由推动全球能源加速转型,包括在2022年至2030年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提高两倍。事实上,如果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持续推动能源转型,到2035年,中国清洁能源产值可能会翻一番,对经济总量的贡献额将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
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加大对外投融资力度,不过仍有更大发挥空间。中国为清洁能源行业所作贡献表明,它在气候和清洁能源领域可能在转向主动引领。
文章最后强调,中国可以让世界以更低成本、更便捷方式获取清洁技术,并对清洁能源及相关基础设施、生产设施进行投资,进而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发挥关键作用,同时为关键技术开拓重要市场。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编辑:严玉洁 周凤梅 王辉 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