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缝纫师”:补漏检修守护春运安全

春运期间,工区35名职工风来雨去,检修补强线路设备,及时消除线路隐患,精心呵护着每一条线路、每一组道岔。玉林三场工区工长韦加亮说:我们的工作就像“缝纫师”一般,修理补强不良线路,消灭病害处所,让设备时常处于良好状态,尤其是在春运期间,更要做到“天衣无缝”。

铁路“缝纫师”:补漏检修守护春运安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2-18 19: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工区职工在分析诊断道岔岔心病害。谭育俊摄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玉林工务段玉林三场工区主要负责玉林三场16个股道、97组道岔和14公里联线的综合维修养护任务。玉林三场是黎湛线、益湛线的线路交汇处,也是机车出入库线、调车线场所,线路股道多、道岔纵横交错、运输十分繁忙。春运期间,工区35名职工风来雨去,检修补强线路设备,及时消除线路隐患,精心呵护着每一条线路、每一组道岔。玉林三场工区工长韦加亮说:我们的工作就像“缝纫师”一般,修理补强不良线路,消灭病害处所,让设备时常处于良好状态,尤其是在春运期间,更要做到“天衣无缝”。

工区职工在进行更换轨底大胶垫和加固螺丝作业。谭育俊摄

2月15日凌晨3时30分,工区组织职工对玉林三场310、320号道岔进行整修作业。他们分成4个作业组,第一组由韦加亮工长带2名职工用道尺检查轨道参数,找出病害处所,用粉笔在轨枕画出整治要素;第二组由班长柯盛富按照工长查出的病害处所,组织职工进行综合整修;第三组由班长彭龙带队,对线路扣件、螺丝、螺栓和轨底胶垫进行加固整修;第4组由巡道工用加长扳手逐一紧固整个道岔的松动联接设备。

工区职工在进行更换轨底大胶垫作业。谭育俊摄

夜幕下,职工们在头上的头灯照射下,各就各位,有条不紊地作业着。

工区职工在用道尺检查道岔轨道参数。谭育俊摄

韦加亮工长介绍说:平时我们的检修工作要按100%的要求去做,大意不得,尤其现在是春运,更要按200%的标准去完成,做一处,质量达标一处,绝不能出现任何闪失。

工区职工在用道尺进行轨道几何尺寸检查作业。谭育俊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更换轨底下的失效大胶垫作业,就有10项工作程序。首先用涂油机或扳手松开螺丝,用起道机顶着轨底将钢轨升起,拿出旧胶垫,换入新胶垫,放下起道机,装好尼龙座,放入扣板、弹条,装上螺丝,然后再拧紧,直至扣板与钢轨底、水泥枕挡肩、弹条螺丝密贴,才达到标准扣压力,牢牢地卡住钢轨、枕木。

工区职工在用加长扳手进行拧紧松动螺栓作业。谭育俊摄

为做好每一项作业程序,韦加亮工长严格要求,当他检查到一处钢轨扣件“三密贴”不到位时,立即叫班长重新松开装好加固,直到检查达标后才放心。

工区职工在用弯头扳手加固道岔螺栓。谭育俊摄
工区职工在整治道岔病害作业。谭育俊摄

从凌晨3时30分起至8时天窗点结束,职工们整整作业了4个半小时。共更换大胶垫112块、紧固松动螺丝扣件188颗、加固轨距杆34根、整治高低、水平不良处所25处、整治超限处所44处,消除了这些影响线路质量安全的隐患。

工区职工在整治道岔护轮轨间隔作业。谭育俊摄

春运期间,这些铁路“缝纫师”们凭着细心、认真、敬业和执着的态度与责任,呵护着一条条开往春天的春运安全线。(谭育俊)

工区职工在综合整治道岔不良病害处所。谭育俊摄
工区职工在综合整治道岔轨距、螺栓和不良病害处所。谭育俊摄
工区职工在综合整治道岔轨距和不良病害处所。谭育俊摄
工区职工在综合整治道岔十大病害作业。谭育俊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