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扎稳打 推动国家重大专项加速前行

在新的一年,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也迈入全新阶段,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将继续改变中国的面貌。新年伊始,在中国商飞的总装车间里,6架组装中的国产支线客机ARJ21把生产线挤得满满当当。

稳扎稳打 推动国家重大专项加速前行

来源:央视网    2019-02-23 11:01
来源: 央视网
2019-02-23 11: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勇担当 敢作为 见实效】稳扎稳打 推动国家重大专项加速前行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新的一年,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也迈入全新阶段,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将继续改变中国的面貌。在前人未曾到达的陌生领域,面对技术难度与风险的考验,科技工作者们攻坚克难无惧挑战,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翻开了新的篇章。

新年伊始,在中国商飞的总装车间里,6架组装中的国产支线客机ARJ21把生产线挤得满满当当。但今天,工人们却面临着一件麻烦事。他们要对刚装好的驾驶舱设备进行改装。

刚装好的设备就要拆开,让负责飞机总装的韩建宾着了急,改装一架飞机要耽误两架半飞机的生产,这样下去今年交付20架的生产任务将会难上加难。而给韩建宾出这道难题的,是在航线上执飞ARJ21的飞行员。

飞行员希望灭掉这21盏灯,这样当故障提示灯亮起时,一眼就能找到问题出在哪儿了。像这样的细节建议,ARJ21的研制人员也是第一次听到。一款飞行员不爱飞的飞机,是无法在市场上生存的。但要改这样一个小问题,飞机就得动大手术。

退一步讲,其实不进行这样改装,按照原有标准装好的飞机也是可以交付用户的。面对更快还是更优的选择题,韩建宾和同事们还是选择稳扎稳打,接受改装任务。

让国产客机从技术成功走向市场成功,这是一代中国民机人的使命与担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ARJ21不仅要占据一席之地,还要为我国正在研制的大飞机C919探路。

追逐新的梦想,不仅要面对一个个国内首次,更要有创造世界首次的勇气和担当。刚刚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中国航天人,已经把目标瞄准了火星。2020年,我国将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

火星距离地球遥远,表面环境复杂。国外都是先对火星进行环绕探测,再进行难度更大的着陆探测,成功率也只有50%左右。而中国的火星探测要一步完成环绕探测和着陆探测。那为什么要采用这样难度大、风险高的方案呢?

仰望星空的同时要脚踏实地!不论是大飞机的国产化进程,还是即将启程的火星探测,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以前所未有的创新精神和严谨务实地工作态度稳扎稳打,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瑕疵,不惧怕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担负起职责和使命,一步一个脚印,必定会让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历史步伐更有力,更坚实。

【责任编辑:朱月红】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