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加力提效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加力是指再度提升减税增支强度,提效是指找准政策发力点并管好、用好资金。

杨 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9-02-28 13: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这是党中央在深化对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的确保经济发展行稳致远的重大决策。

加力提效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加力是指再度提升减税增支强度,提效是指找准政策发力点并管好、用好资金。两者的互补性有利于化解高强度减税增支带来的财政收支矛盾,体现新时代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在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前提下实施逆经济周期调节。

其一,加力不是无边界“放水”。相比发达经济体,我国财政政策超强扩张的突出表现是减税力度大。但要看到,减税不是简单地减收,而是要有针对性地调节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2019年要把普惠式减税和结构性减税有机结合起来。普惠式减税的含义是扩大减税覆盖面。要通过深化增值税改革减轻供给侧特别是实体企业税收负担,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铺路、为所有企业加大结构调整输血;通过个人所得税改革大幅度、大面积减轻消费者负担,为需求扩张打基础。结构性减税主要包括动态调整进口关税税率水平、加大针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税收政策支持力度等措施。对小微企业和科创企业减税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就业吸容功能,让更多的人有事干、干好事。调整进口关税税率水平意在减轻消费者部分进口商品购买负担,满足多层次消费偏好,同时培育创新能力,扶持新动能由小变大、由弱变好。

其二,提效重在制度建设。提效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本质上是另一种形式的加力。因为高效使用资金就是在抵补减税带来减收的同时又增强支出增量的边际效益。具体要落实五大改革任务:一是加快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二是加快扶贫资金动态监控机制建设,切实用好、用实扶贫资金;三是探索建立支出政策评估体系,全面认识支出的微观和宏观效应,为建立专项资金退出机制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机制创造条件;四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五是优化四本预算之间的协调关系。

(杨 澍)

【责任编辑:沈洋】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