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条改革措施赋予街道“六权”—— 北京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30条改革措施赋予街道“六权”—— 北京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来源:经济日报 2019-03-03 14: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街道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础平台。为解决街道工作存在的职能定位不准、责权利不匹配、内设机构过多过细、机关化倾向明显等问题,2月26日,北京市正式出台加强街道工作新政——《关于加强新时代街道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过党建引领将整个街道改革工作统领起来,向街道赋予“六权”,全面提升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领导能力,努力打造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北京经验”。

“《意见》是北京立足新时代出台的首个专门面向街道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表示,《意见》突出体现了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谋划4个特点,作出了一整套体现时代特征、符合超大城市发展规律的街道制度安排。

街道办事处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关,是最基层的行政机关,处于城市工作第一线,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目前,北京全市共有333个街乡镇,其中街道152个、乡镇181个,61个加挂地区办事处牌子。

以往,街道承担的任务多、责任多,赋予的管理权却很少,资源少,造成履职“短板”。随着新政策的实施,这种情况将不复存在。

《意见》明确了以首善标准建设“文明”“活力”“宜居”“平安”四个街道的工作目标。同时,从强化街道统筹辖区发展的中枢作用出发,在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街道体制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街区更新、社区治理和保障机制6个方面,提出30条改革措施,努力把街道社区打造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意见》还明确,街道是代表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关,对辖区党的建设、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理4个方面行使综合管理职能,对辖区内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负总责。

为实现这一职能定位,北京向街道赋予“六权”,包括辖区设施规划编制、建设和验收参与权;全市性、全区性涉及本街道辖区范围的重大事项和重大决策的建议权;职能部门综合执法指挥调度权;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工作情况考核评价和人事任免建议权;多部门协同解决的综合性事项统筹协调和考核督办权;下沉资金、人员的统筹管理和自主支配权,确保基层有充分的权力和更多的资源为群众办事、解决问题。

今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对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进行了重大调整。《意见》按照文件精神,明确街道作为执法主体可以直接开展执法工作,提出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和下沉,除上级明确要求实行派驻体制的机构外,整合现有站所、分局执法力量和资源,组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真正解决“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问题。

与此同时,《意见》对加强社区治理,在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等方面作出规定。通过健全完善激励保障制度,从选人用人、福利待遇、制度保障等方面向基层干部倾斜。

据了解,未来北京还将加快推进街道办事处条例立法,为街道更好履职提供法治保障。同时,由市领导牵头定期召开调度会,根据《意见》职责分工,加强督导检查和工作考核,并将区委书记作为落实街道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加强考核评议,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