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要建立在自己文化的土壤上

我认为,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可,并且要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解决现实问题。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是中国人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家园,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现代化要建立在自己文化的土壤上

来源:光明网 2019-03-05 12: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名家看两会】

作者: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体现出党中央对文艺工作和社科工作的高度重视。

  人物素描:郭红松绘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是两会上众多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

我认为,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可,并且要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解决现实问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时空的意义。中国的现代化一定要建立在自己文化的土壤上,才能充分发挥潜力,激发活力。

近年来“国学热”的出现,反映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日益重视。但重视国学,不等于单纯地读经典,而是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将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学习国学后问我:“如何学以致用?”我的回答是,我们不仅要读书,更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本质性的内核与精神,并用实践行动树立健康的风气。

传统文化讲究的,是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担当与责任。这就强调了“人”在社会风气中的重要作用。传统文化重视父母、师长对后代的影响,只有父母做到孝敬长者,孩子耳濡目染,方能传承美德。学生不仅要学习学问,更要将其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我们还当敢为人先,坚持原则,在纷繁洪流中坚守自己的情操。

艺术教育也是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中国文化强调“以道统艺,由艺臻道”,琴棋书画可以怡情养性,借由艺术上通下达,实现对日常琐事的超越,并最终实现自我精神的提升,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心境。譬如,当观者欣赏一幅画作时,从画面中就可以感受到作者传达的立身之境。古代还讲“字如其人”,我们要多从这些具体的事物中去心领神会,避免死记硬背那些道理。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是中国人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家园,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们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联系起来。只有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有民族的特色。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我们都应该保护、继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今年的两会上,希望代表委员们多多在这方面贡献有价值的内容,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得到更广泛的弘扬。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05日 06版)

(楼宇烈)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