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饱含深厚的民生情怀

实干惠民,数字说话,2018年一串串关乎民生的政绩数字令人感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立下的“军令状”,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政府工作报告饱含深厚的民生情怀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9-03-06 13: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人民政府为人民。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直抵人心的报告,硬核满满,数十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每一条都细致、实在。现场响起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是代表们发自肺腑的情感流露。

  实干惠民,数字说话,2018年一串串关乎民生的政绩数字令人感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设立6项专项附加扣除税。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近1亿人次。棚户区住房改造62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90万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日均新设企业超过1.8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亿户。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17种抗癌药大幅降价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数字的背后是本届政府的辛劳和全体人民的奋斗。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政府工作报告发出一个又一个民生福利“红包”令人振奋: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两年内基本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报销高血压糖尿病门诊药费,流量资费再降两成以上,落实好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等税收优惠政策,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下降2%……耀眼的数字是本届政府庄重的承诺,是对民生高度关注的体现。

  民生情怀是政府工作出发的立足点。人民政府是人民选举产生的,必须立足于人民,从人民利益出发,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准人民的冷暖、喜怒、爱恨,对标人民的情绪、需求,精准施策。做到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

  政府日常工作运行科学高效,民生情怀是润滑剂,是原动力。广大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埋头苦干、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干,努力干出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干出中国发展的新辉煌,其根本动力就是民生情怀、使命担当。只有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保持持久的旺盛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政府工作成绩如何,最终人民是阅卷人,是评判者。用民生情怀这块试金石,就能检测出政府工作的人民关注度。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就是这个道理。

  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立下的“军令状”,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群众看政府,不但看说得如何动听,更看做得如何精彩。民生情怀归根到底要靠实干奋进来体现。知民情、顺民意、聚民智、谋民利、得民心,唯有心系人民、扎根人民、服务人民,把民生情怀化为忠诚行动,才能让人民感受到政府的亲和力,人民才能有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蔡恩泽)

(蔡恩泽)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