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让人有活儿干”(履职故事)

30年前,穷得吃饭难;30年后,家家能挣钱。山东曹县磐石街道办事处五里墩村,地处鲁西南,没山没水没有地下资源,当年只有一片盐碱地和一个废窑坑。如今,五里墩村发展起农牧循环经济,依靠奶牛养殖,消耗农业秸秆,再将养殖粪便加工成有机肥还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日子越过越红火……

“最重要的是让人有活儿干”(履职故事)

来源:人民网 2019-03-13 10: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30年前,穷得吃饭难;30年后,家家能挣钱。山东曹县磐石街道办事处五里墩村,地处鲁西南,没山没水没有地下资源,当年只有一片盐碱地和一个废窑坑。如今,五里墩村发展起农牧循环经济,依靠奶牛养殖,消耗农业秸秆,再将养殖粪便加工成有机肥还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日子越过越红火……

乡村脱贫致富,离不开懂农业、爱农村的带头人。该村党支部书记、山东银香伟业集团董事长王银香代表说,“要想脱贫,最重要的是让人有活儿干。”她带领村民,在废窑坑上,研制出了沙土制砖的环保新技术,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

“我们是农民,还是要在土地上做文章。”于是五里墩村开始“返租倒包”,从农业上找出路。但是乡亲们却纷纷摇头:“刚能吃饱饭,瞎折腾啥?”

先易后难、步步引导,王银香迎难而上,拿自己的生产队做示范,果然先富了起来,乡亲们纷纷加入。现在村里发展了鱼鸭混养立体种植、观光农业以及农牧循环经济等,规模扩大到了几万亩。“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人人有活干,脱贫自然有希望。完全失去劳动能力的,由政府来兜底。”王银香说。

现在,五里墩村有4种扶贫渠道:平台扶贫、资金扶贫、技术扶贫和思想扶贫。之前村里有30多户贫困户,通过村里担保贷款养牛,现在都成了“百万富翁”。人人有事干、干事有渠道,在五里墩村蔚然成风,人均收入5万余元。

去年,王银香多次到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农村中小学调研。她建议完善农村教师流动机制,继续提高农村教师薪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来农村工作;同时对农村的优质民办学校给予政策及资金扶持,吸引优质民办中小学向农村迁移,提升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

“我们村已培养出一两百名大学生,随着产业链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很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实现了引进、培养双向流动,乡亲们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她说。

《 人民日报 》( 2019年03月13日 07 版)

(王 沛)

【责任编辑:沈洋】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