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最高法院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

“数读”最高法院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3-15 15:3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3-15 15: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19年3月1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读罢,朴实生动的文风扑面而来。然而更让我关注的是报告详实的数据和亮眼的“关键词”:全文110多处详实的数据,完整勾勒出2018年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通篇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主线,体现了人民法院服务保障的历史担当、紧跟新时代步伐,总结起来,“大局观”、“人民性”和“时代性”最为亮眼。

在工作报告中,我看到了“大局观”。此次工作报告中,我关注到“服务保障”成绩斐然:从出台各项政策服务和保障“三大攻坚战”到服务供给侧改革;从服务对外开放到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到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全篇近40处“服务”关键字以及实实在在审结的2千万的案子,简单的数字的背后,再现了2018年人民法院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大局,通过司法审判实现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责任历史担当。

在工作报告中,我看到了“人民性”。习总书记曾说“法律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司法工作也是做群众工作。”纵观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主线。报告全篇39处“人民”字眼,将人民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对于人民关心的问题,特别是涉及食品安全、公共安全、暴力伤医等均逐一回应。我们知道,审判工作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导向。2018年,人民法院以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为重点,审理了一大批民众关注的、具有影响的案件,如“电梯劝阻吸烟无责案”“蓝色钱江保姆纵火案”等,这些案件以司法审判引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堪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在工作报告中,我看到了“时代性”。读此次法院工作报告,“时代性”新风扑面而来:贯彻新发展理念、严惩网络犯罪、服务新时代环境保护、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等等,都展现了“时代性”的鲜明特点。“改革”与“时代”相伴相生,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人民法院精准着力,把握新时代改革的主旋律,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让2018年成为改革的“丰收年”:全面进行智慧法院,推进改革落地见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确保“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司法改革方面,在总结前期司法责任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出台进一步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推动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完善法律统一适用机制,完善法官惩戒制度,正确处理放权与监督、约束与激励、责任与保障等;尤其是“执行难”的解决,在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的基础上,更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个个“关键词”的背后,是党中央对政法工作的正确领导,也是全国法院励精图治,久久为功的真实写照。2018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的“关键年”,也是人民法院的“丰收年”。“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的收获意味着新的征程,愿人民法院不畏艰难,不辱使命,在新时代人民司法事业的康庄大道上,扬帆奋楫,阔步前行!(本文作者 王璐榣)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