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基层工作“减负”不“减责”

曾几何时,谈及基层干部的工作状态,人们常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更有甚者表示“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才是广大基层工作者的真实写照。确实,当前基层工作存在压力大、任务重、问责多等问题,不少基层干部在身体承受高负荷工作的同时,也承受着“心理高压”。

确保基层工作“减负”不“减责”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2019-03-23 17: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jpg

曾几何时,谈及基层干部的工作状态,人们常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更有甚者表示“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才是广大基层工作者的真实写照。确实,当前基层工作存在压力大、任务重、问责多等问题,不少基层干部在身体承受高负荷工作的同时,也承受着“心理高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通知一出,赢得一片称赞,众人纷纷表示党中央对基层工作的苦、基层干部的累能够深切关怀。然而部分基层干部就产生了缓缓气、歇歇脚、养养神等倦怠思想,创新意识减退、真抓实干不足。面对这一问题,各级党委政府需精准减负,确保基层工作做到“减负”不“减责”。

力避“长空假”落实“短实新”。作风是文风的基础,在一定意义上文风也体现作风,改进作风必须改进文风。坚决压缩篇幅,防止穿靴戴帽、冗长空洞。改文风,难在创新表达,多下基层才有源头活水,多接地气才能求真务实。善于从群众语言中汲取智慧,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就能不断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就一定能书写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崭新篇章。

严惩“甩锅王”关爱“实干家”。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不能动辄签“责任状”,要积极给基层减任务,防止压力层层“甩锅”。个别干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说到底还是“怕”字作怪,害怕当了“替罪羊”。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约束和激励并重,让容错、激励与问责三者相融互动,同时健全和落实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机制,以更好激励广大干部崇尚实干、担当作为,充分激发干部想为会为敢为的活力。

叫停“留痕迹”关注“真实绩”。坚决纠正机械式做法,增强考核考评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少抓表格,多看实绩;少到办公室,多到田间地头;少问干部,多访群众,力戒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痕迹主义”,把基层干部从“材料”和“迎检”中解放出来,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让基层干部能实在干事创业,切实担当作为,以工作实绩反映工作实效,真正把服务群众的“痕迹”留在群众的心上。

【作者单位:龙泉市委组织部】

(游继华 毛俊乐)

【责任编辑:涂恬】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