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从苦难走向辉煌 雪域高原的泪与笑

西藏民主改革前,农奴只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西藏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开启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的新时代,农奴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苦难深重的雪域高原,在60年前的那场民主改革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从苦难走向辉煌 雪域高原的泪与笑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3-26 14: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西藏民主改革前,农奴只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西藏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开启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的新时代,农奴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苦难深重的雪域高原,在60年前的那场民主改革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今天,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0周年。

左图为西藏民主改革后翻身农奴怀着喜悦的心情选举自己的当家人,右图为西藏民主改革前戴着锁链劳动的农奴。(图片来源: 新华社)

为什么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官方资料显示,1959年3月10日,以十四世达赖为首的西藏反动上层集团为保住政教合一的农奴制永远不改变,悍然发动了旨在分裂中国西藏的全面武装叛乱。

当年3月28日,中央政府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领导西藏各族人民一边平叛一边进行民主改革,使百万农奴翻身获得了解放。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投票决定,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让包括藏族在内的全体中华民族永远牢记50年前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这一历史性事件。

1959年民主改革前,西藏长期处于政教合一、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其黑暗、残酷比中世纪欧洲的农奴制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西藏的农奴主主要是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三大领主。他们不到西藏人口的5%,却占有西藏的全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以及大部分牲畜。占到西藏总人口95%的农奴们,不但要承担极其沉重的赋税,一年之中还至少有2/3的时间为庄园主提供无偿劳役,既无工资,也得不到饭食,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

民主改革——从农奴到主人

喜迎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图片来源:中国西藏网)

1959年3月下旬,民主改革正式开始。民主改革是分阶段、有步骤进行的。第一步是开展“三反”(反对叛乱、反对乌拉差役制度、反对人身依附制度)和减租减息运动。在农村,对于参加叛乱领主的土地实行“谁种谁收”的政策;对于未叛乱领主的土地,实行“二八减租”(领主得二,佃户得八)。同时,解放家奴,废除人身依附。在牧区,对于参加叛乱牧主的牲畜,由原放牧的牧民放牧,收入归放牧的牧民所有;对于未参加叛乱牧主的牲畜,仍归牧主所有,但减少牧主的剥削,增加牧民收入。第二步是对参加叛乱领主的生产资料实行没收,分配给贫苦农、牧民;对于未参加叛乱的领主,采取赎买的政策,国家出钱赎买他们的生产资料,无偿分配给贫苦农、牧民,农、牧主也分得一份生产资料。

西藏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主所有制,确立了农牧民的个体所有制度。广大农奴分得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废除了农奴对农奴主的人身依附。千百年来被当作“会说话的牛马”的农奴和奴隶,挣脱了身上的锁链,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自己命运和西藏社会的主人。

民主改革为西藏的发展繁荣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在世界屋脊上铸起了一个野蛮与文明、黑暗与光明、落后与进步的分水岭。从此,西藏迈上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伟大征程。她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将永远矗立在雪域高原上、永远矗立在西藏各族人民的心中!

现代医疗点亮健康之路

图为医疗专家在尼木县帕古乡彭岗村巡诊。(图片来源:中国西藏网)

旧西藏没有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医疗卫生机构,仅有少数医疗机构和私人诊所以及零星的民间藏医,他们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三大领主。根据当时的法典,“上等上级人的命价为与其尸体等重的黄金,下等下级人的命价仅为一条草绳”。民主改革以来,随着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力援助,惠及百万昔日农奴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近年来西藏的基本医疗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实施了1000余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每千人拥有床位4.5张、卫生技术人员4.6人。全人群包虫病筛查290.4万人,筛查率达到98.8%,完成手术1517人。首批社会保障卡发放,10家医院正式接入跨省异地就医网上结算平台。

幸福住所开启安居乐业新篇章

山南市琼结县下水乡赞巴村搬迁户群众高兴地在自家新楼房前合影留念。(图片来源:中国西藏网)

旧西藏农牧区的住房多为黑色的帐篷、低矮阴暗潮湿的土坯房和石板房,有的甚至住在牛羊圈。1950年的西藏有100万人口,其中没有住房的就达90万人。拥有一个“带屋顶的住处”,是无数农奴毕生都难以实现的梦。民主改革及自治区成立后,在解放军和人民政府的帮助下,翻身农奴盖起了第一批住房。

从2006年起,西藏在全区范围内实施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牧民安居工程。2013年底,全区46.03万户、230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宽敞明亮的新房。

教育普及指引孩子们的未来

那曲地区安多县扎仁镇小学的孩子们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愉快地上课。(图片来源:中国西藏网)

旧西藏的教育权由僧人和农奴主掌握,具有严格的等级制,严禁铁匠、屠户等的子女入学,即使社会底层群众的孩子有幸上学,也不得与僧侣、贵族子弟同席。旧西藏儿童入学率不足2%,文盲率高达95%。

西藏近年来下大力气抓教育,基础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51个县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5%、99.3%。西藏大学生态学纳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实现零突破。

从赤贫走向富裕,让微笑在雪域草原绽放

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四季吉祥村的村民们互献吉祥“切玛”,祝福新年吉祥如意。(图片来源:中国西藏网)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433个,开工建设122个边境小康村。实施2个高海拔搬迁试点。产业扶贫项目1720个,减少贫困人口53万人。 2017年,实现1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1705个贫困村退出,25个贫困县区达到脱贫摘帽条件。

(许聃)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