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抵边村口岸“淘宝”脱贫

距吐尔尕特口岸不到1公里的地方,44岁的古丽汗忙着洗菜切肉,她正在准备一道名为“敦迭麦”的菜肴。几位吉尔吉斯斯坦客商边聊天边等饭菜上桌。

南疆抵边村口岸“淘宝”脱贫

来源:新华网 2019-03-27 12: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25日电题:南疆抵边村口岸“淘宝”脱贫

新华社记者尚升、齐易初

距吐尔尕特口岸不到1公里的地方,44岁的古丽汗忙着洗菜切肉,她正在准备一道名为“敦迭麦”的菜肴。几位吉尔吉斯斯坦客商边聊天边等饭菜上桌。

这里是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托帕易地扶贫搬迁点。一栋栋黄墙蓝顶的住宅楼在蓝天下格外明艳;宽阔的柏油路上,来往车辆络绎不绝。因为毗邻口岸,从黑孜苇乡坎久干村搬迁过来后,古丽汗开了一家餐厅,每月收入4000多元,日子有了明显起色。

集民族区域、特困山区、边境地区于一体的克州,被称作“万山之州”。这里93%的人口是柯尔克孜、维吾尔等少数民族;边境线超过1100公里,抵边村以传统牧业为主,粗放经营,增收渠道狭窄,农牧民收入偏低。

2017年5月,当地依托吐尔尕特口岸地缘、资源和区位优势,在口岸附近建成托帕易地扶贫搬迁点,将附近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生存环境比较差的136户贫困牧民整体搬迁下来。

搬迁前,阿西木·居玛和儿子、儿媳住在大山深处,一家老小挤在不到6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冬天靠烧牛粪取暖。“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能住进楼房。”搬进新居的老人开心得像个孩子。

阿西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楼房每户造价12.3万元,安居富民项目承担2.85万元,游牧民定居项目承担5万元,贫困户补助1万元,地方配套2.45万元。“这样算下来,我们只需自筹1万元。”

按照“搬下来、稳得住、能致富”的思路,下山定居的牧民除享有原居住地牲畜、草地、林地流转、草原奖励补助等,还能以优惠价格购买商铺做生意,政府提供贴息贷款,分三年还清。

此外,下山的青壮年劳动力还能当装卸工、协警,在货场、进出口企业、驻口岸单位务工,实现了“放下马鞭子、走进新农村、实现新就业”。

阿西木的儿媳妇开了家小超市,儿子则在口岸找到新营生,他自己因丧失劳动能力、患长期慢性病等领取国家补贴,一家人过得越来越舒坦。“以前我们骑马出门,现在改骑摩托,以后还要开汽车。”阿西木憧憬着未来。

不过住进楼房的老牧民还是惦记着山上的牧场和牛羊。当地为此实行了“十户联牧、百户联耕”,把牲畜或土地进行整合,动员群众成立以家族、邻里、合作社为单位的中小型联牧或联耕体系,实现规模化、现代化畜牧或耕种,让更多人安心外出和移民安置,实现互利共赢。

在托帕易地扶贫搬迁点,目前已有368名贫困户入住,190人在家门口就业,过上了“山上有牛羊、山下有楼房、楼下有商铺、月月有收入”的日子。

【责任编辑:沈洋】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