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源头治理”为基层减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让基层干部有了轻装上阵的盼头。为基层减负,中央和国家机关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各级各地各部门也应当承担起相应的为基层减负的责任。

新华网评:“源头治理”为基层减负

来源:新华网 2019-03-29 18:1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关注基层减负系列网评之四:

乐 恬

会议多、文件多、调研多、督查多、材料多、报表多……不少基层干部反映,一段时间以来,反弹回潮的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的“痕迹管理”、花样繁多的督查检查让他们疲于应付,苦不堪言。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让基层干部有了轻装上阵的盼头。

为基层减负,中央和国家机关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各级各地各部门也应当承担起相应的为基层减负的责任。

改变“随意下指令”的官僚做派。发文、开会是上级安排部署工作的重要途径。然而,有的上级机关喜欢频繁向基层“发号施令”,有的部门一有想法就要发个通知、一有事情就要开个会议、一有工作就要搞个责任分解,“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有的上级机关甚至把出台文件的多少、召开会议的次数当作工作“成效”,这些做法看似为了推进工作,实则是官僚主义作祟。为基层减负,就要改变上级“随意下指令”的官僚做派,严格会议的审批程序,严格执行文件审签备案制度,坚决杜绝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件、没有实际效果的会议。

解决“多头领导”的体制弊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工作最真实的写照。中央有“规定动作”,地方有“自选动作”,部门有“创新动作”,这些“动作”都需要基层干部去落实。上级组建的部门、承担的事务,基层必须要有对应的机构或专人负责。然而,基层事多人少,大部分干部身兼数职、疲于应付。一些基层干部,一天要参加好几个推进会、部署会,一天要接待好几个检查团、调研组,一天要完成好几个单位要求的材料、报表。要为基层减负,就要改变当前多头接受领导的现状,完善权力清单,厘清工作职责,该由基层做的事由基层做,该由上级部门做的事由部门做,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

纠正“凡事留痕”的形式主义。必要的“留痕”是促进工作开展、倒逼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然而近些年,上级检查工作手段单一,往往只看工作资料、数据台账就评价工作的成效,重痕迹、轻质量,重资料、轻落实,让不少基层干部把精力都花在写材料、做资料、填表格上,有的甚至造痕迹、补痕迹,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留痕”,影响了为群众办实事的效率,也挫伤了干部干事的积极性。要为基层减负,就要敢于改变以往的考核检查方式,让上级机关多到实地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问一问,将一些不必要的“留痕”去掉,把基层干部从繁琐的材料中解放出来,让基层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人民群众中。

为基层减负,上级部门首先要勇于担当、奋发作为,把基层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多一层为基层减负的思考,把领导变指导,把督导变辅导,切实为基层干部“撑腰”,让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中去。

延伸阅读:

系列网评之一:基层减负切忌“雷声大雨点小”

系列网评之二:基层减负要破除“开会发文检查”路径依赖

系列网评之三:基层减负关键要让干部回归主责主业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