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缅怀革命烈士 传承守桥使命

在山东济南鹊山脚下,有一条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大桥洛口黄河铁路大桥。清明节前夕,武警济南支队官兵和铁路职工、地方群众代表来到烈士王士栋雕像前,深情缅怀,寄托哀思。如今,武警济南支队守桥官兵传承着王士栋烈士的守桥精神,用忠诚和热血继续践行着守桥兵的誓言。

山东济南:缅怀革命烈士 传承守桥使命

来源:央视网 2019-04-06 11: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在山东济南鹊山脚下,有一条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大桥洛口黄河铁路大桥。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代官兵用忠诚日夜守护着这条跨越黄河的“生命线”。清明节,武警济南支队官兵和地方群众来到这里,追忆历史,缅怀英烈。

央视记者宋杨:我现在是在山东济南洛口黄河铁路大桥,这座大桥始建于1912年,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一百多年来,这座大桥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同时也见证了我们一代代守桥兵的坚守与付出。

在这座大桥北端不远处,青松翠柏下有一座雕像肩扛圆木,时刻保持着英勇抢险的冲锋姿态,目光始终注视着他守护的大桥,这就是烈士王士栋的雕像。清明节前夕,武警济南支队官兵和铁路职工、地方群众代表来到烈士王士栋雕像前,深情缅怀,寄托哀思。

1967年5月31日晚,狂风大作,突降暴雨,堆在大桥桥头的原木被大风吹落在道轨上。守桥部队官兵紧急出动,进行清理。战士王士栋在奋力将最后一根原木掀出道轨后,一列客车疾驰而过,车轮卷走了他的身躯。列车、大桥和旅客的生命保住了,王士栋却光荣牺牲,年仅21岁。

武警济南支队执勤五大队大队长闫涛

  武警济南支队执勤五大队大队长闫涛

武警济南支队执勤五大队大队长闫涛: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每年我们都会组织新兵瞻仰烈士雕塑,学习烈士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一茬茬的传承下来,植入到每名官兵的血脉当中。

济南洛口黄河铁路大桥全长1255米,共12孔,是新中国成立前最大跨度的桥梁,我国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亲自敲定了这座大桥的桥式方案,历经百年沧桑巨变,这座大桥由于基础埋深合理,通航行洪能力强,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武警济南支队守桥官兵传承着王士栋烈士的守桥精神,用忠诚和热血继续践行着守桥兵的誓言。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