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世园会国际馆:“花伞”绽放迎嘉宾

探访世园会国际馆:“花伞”绽放迎嘉宾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9-04-06 16: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1日拍摄的北京世园会国际馆外景(无人机拍摄)。经济日报记者 赵 晶摄

春风和煦,草长莺飞,海坨山下,妫水河畔,94把巨型“花伞”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竞相绽放。这是2019北京世园会主场馆之一的国际馆,现在工程已经基本完成。由钢柱和悬挑钢梁构成的94把“花伞”形成花海,是其令人惊艳的特有造型。

4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国际馆施工现场,走在装有玻璃天窗的馆中,仿佛在星空中漫步。北京世园会国际馆设计师游亚鹏告诉记者,国际馆工程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体现工程设计理念的“花伞花海”,按功能分为展厅屋面“花伞”和公共空间“花伞”两类。展厅屋面“花伞”起到围护主体结构的作用,作为展厅内部最高的“天花板”;公共空间“花伞”遍及建筑主体周围区域,在增添展厅建筑周边空间布局趣味的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遮阳之处。

为彰显北京世园会的办会理念,国际馆工程的“花伞”还被赋予许多绿色、科技、智慧的功能。针对延庆地区冬季寒冷多降雪、易结冰的气候特点,“花伞”的顶部都有融雪电缆,“花伞”柱内设置雨水管线,与地下集水池和地面上500立方米的雨水收集井连通。无论是冬天融雪还是夏天降水,都能顺着“花伞”柱内设置的雨水管导流贮存,用于园林浇灌和建筑日常运行。“花伞”顶部还铺设了光伏膜,可以在白天通过太阳能蓄电,为建筑的夜间运行提供辅助供电。

据在施工现场的北京建工北京世园会国际馆项目负责人介绍,国际馆的94把“花伞”看似相同,实则每一把“花伞”的高低、弧度各有不同。“花伞”中,最高的23.65米,最低的17.56米,最重的33.7吨,最轻的25吨。不仅如此,就连“花伞”上的每一个“花瓣”也都有不同的标高,整个工程不同点段的细部标高加在一起一共有5000多个。建设者在完成制作操作平台、花伞柱定位、主梁拼装、次构件拼装、焊接、花伞吊装、花伞坐标定位等工序后,才能立起一把“花伞”;后期还要给“花伞”的顶部、底部及侧面都安装上不同材质的幕墙铝板,再加上LED灯光辅助,最终呈现出色彩斑斓的“花海”效果。

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国际馆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室内精装、机电安装、幕墙和夜景灯光调试等各项任务,场馆外围园林建设等正加紧推进。北京世园局副局长叶大华表示,国际馆将作为国际范围内参展的国家、地区和园艺组织的主要展场,以绽放的姿态和形象承担起“以植物和园艺,会八方之友”的重任。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